甲状腺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观人物焦凯大夫的心病 [复制链接]

1#

年8月1日,工作了30多年的焦凯教授退休了。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30余年的他,还是有些放不了的事情。他大学毕业后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与临床有关、与病患有关、与医学有关……

他还有未了的心愿。

尽早发现甲状腺癌并给与恰当的处理、降低甲状腺癌的死亡率,赶上国际水平,一直是他的“心病”。

医观者不知道怎样形容这样的情怀。只看到,当说到甲状腺研究的点滴,焦凯大夫满脸执着,眼里“放光”;只感受到,看到病人抱恙来院,感恩出院时,焦凯大夫满脸的欣慰。

如此这般,他的“心病”仍需要一个支撑的舞台,释放这种情怀;也通过看病、研究的过程,“自我治愈”!

▲焦凯教授正在学习外文资料

-壹-

在很多人看来,焦凯大夫是一个倔强认真的“老头”,很多人“怕”他,医观者却被他的敬业、专业所折服。

“我们这一代人,是有情怀的。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追上西方国家,将甲状腺癌的治愈率达到97%左右……”

说这话的,正是焦凯。

因为这份对临床割舍不下的情怀,焦凯教授在退休仅仅一个月就再次走入临床,医院副院长兼内分泌科主任。

他告诉医观者,身份转变了,但职能没变,最让他心安的。“就是还能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

这怕是老一辈人最高的职业信仰了吧!

▲焦凯教授在查房

-贰-

欲造良将,先觅良师。

医院的领导班子早就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医院,要想得到长足发展,学科建设便是至胜法宝,而学科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才团队建设。

医院也正是需要焦凯这样,对行业有足够热情,对专业足够深入的良师。

千金易得,良师难求。

医院后,医院领导给予充分的支持,也给了他实现梦想足够的空间。

在焦凯教授看来,我国甲状腺癌检出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诊断技术的落后,以及检查手段相互配合的断层。

于是,他提出,要在内分泌科培养专门的B超医生、病理分析专家,以及基因检测实验室。

▲焦凯教授在跟病区医生交流

这样的要求,医院,或也许能够实现,但需要层层审批,等到真正落实,可能“黄花菜都凉了”。

医院的领导听闻后,拍手称赞,并马上予以实施。他们认为,医院发展、利于科室发展、利于百姓健康的事,都是大事。

随之,科室派专人到国内甲状腺B超技术一流的中国医科大学学习,学成归来后,医院为科室配备了超声机,病人不出科室就可以做专业的甲状腺B超检查;之后,引进病理专家,专门为甲状腺病人服务;再之后,也就是年5月,医院正式成立了甲状腺病院,焦凯担任甲状腺病院院长,他一心追求的实验室,也正式为临床服务。

有了实验室,医院内分泌科也就真正步入了医、教、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叁-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说到基因检测实验室,焦凯教授眼里放光,他激动地告诉医观者:“西方甲状腺癌治愈率可达到97%多一点,我国目前可以达到84%多一点,我们还差了百分之十几,我们有信心通过基因诊断精准医学把治愈率提高上来。”

就拿科室引进基因检测两个月来说,已检出70多位甲状腺癌患者。一个超声医生一天只能做不到30例甲状腺的检查,按照平时的门诊量,平均一天甲状腺检查的人为80—人,如果没有基因检测,真的很难做到早期检测,更别说早期治疗了。

虽说对于甲状腺癌来说,只有3%的恶性率,但一旦落到某个家庭某个个体,那就是%,这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而对于甲状腺癌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甚至治愈,即便不幸成为了那3%,也能在基因序列里找到蛛丝马迹,有针对性的进行诊治。

心有所向,行必致远。

为医者,焦凯认为,虽说医学是门遗憾的科学,但只要精心钻研,敢想敢干,就一定能缩小这种差距,弥补与他人治疗技术的“先天不足”。

▲焦凯教授正在谈论甲状腺基因筛查

-肆-

立身以立学为先。

医学知识的更新总是让人始料不及,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对于一心扑在临床的焦凯大夫,虽已年过花甲,但他深知,作为医生就是要学习、学习,不断学习。

医观者走近焦凯教授办公电脑时发现,仅他电脑桌面就放了50余篇外文文献资料。问及始末,焦凯说,在基因实验室成立不久,他与一老友聊到今后的发展,找到了很多资料,他们都认为,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学习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医院内分泌科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但资料太多,上百篇英文资料,他就与老友一人一半进行学习,边学习边交流。

通常白天需要接诊患者,他们就利用下班时间开始学习交流。焦凯说,学习的时候,完全忘记自己是位“老人”了,就想知道,他还能做什么,还能在哪个方面去突破。

活到老,学到老。

焦凯教授说,越深入学习,越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越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这大抵就是老一辈医疗工作者的初心吧!

▲医院年学科建设大会,焦凯教授作为优势专科代表发言

-伍-

医院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之一,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学科建设虽然不可一蹴而就,但医院已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上迈步前行了。

专注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

也不能说专注非要在同一时间做一件事情,但焦凯已做好打算,用自己的一生热爱一份事业。

珍惜每一次服务,一次做好。

我们多了一份期待!

医观者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