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科学补碘,健康一生”。连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通过举办各种主题宣传活动,宣传科学补碘知识。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科学补碘?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省健康教育巡讲专家、主任医师、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王友谊,,为您带来权威科普。人体不能生成碘需从外部获取王友谊表示,碘素有“智力元素”之称,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不能生成碘,需要从外部获取。我国居民摄取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用水。除高水碘地区外,碘盐对人体内碘的平均贡献率为84.2%。资料显示,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碘缺乏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单纯性聋哑、流产、胎儿先天畸形等,最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营养学会年发布的健康人群碘推荐摄入量为:0到6个月85微克/天、6个月到1岁微克/天、1到10岁90微克/天、11到13岁微克/天、14岁及以上成人微克/天、孕妇微克/天、乳母微克/天。除这两类人外都应食用碘盐王友谊介绍,我国碘缺乏地区居民每天从饮水中获得的碘量约为10微克,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碘量为25到50微克。如果不额外摄入富碘食物,那么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的碘无法满足人体需求。按照我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毫克/公斤,若每天摄入5克食盐,烹调损失率按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推荐的20%计算,我们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微克,再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碘推荐摄入量。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无需食用加碘食盐外,其他居民都应食用。但王友谊指出,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亢、甲状腺炎)患者,因治疗需要遵照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碘酸钾作为食盐碘强化剂很安全王友谊介绍,因为碘酸钾比碘化钾化学性质稳定,所以我国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采用碘酸钾代替碘化钾作为食盐的碘强化剂。碘酸钾具有较强氧化性,其安全性历来备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