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甲癌术后,这件事儿要认真面对 [复制链接]

1#

手术顺利结束了!

恭喜你亲爱的甲友,赢得了甲状腺肿瘤治疗三大战役(手术、碘治疗、TSH抑制治疗)的首战!

享受完胜利的喜悦,现在我们要一起去面对第二次战役:碘放射治疗。

碘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清除残余癌灶的主要手段之一。

哪些甲友可以不做碘治疗?哪些甲友有碘治疗禁忌?为什么医生对部分甲友是否需要碘治疗存在意见分歧?

今天小甲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对于甲状腺癌半切患者

首先不需要惊慌的是只做了甲状腺半切的的患者。为什么呢?

因为肿瘤直径小,病灶只有一个,生长范围很局限,没有侵犯周围组织,无甲癌家族史,没有头颈部放射史。这些条件都具备,才免遭了甲状腺全切的痛苦。

这是最单纯最安全的甲癌了。

这类甲癌不做碘治疗。因为只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和甲状腺全部切除了,才能做碘治疗。

这就像木匠活儿,只有精细的修整才需要用小刀。碘就是这种杀灭癌细胞的“小刀”。

对于甲状腺癌全切患者

以下甲状腺全切患者是可以不做碘治疗的:

1、肿瘤病灶单个或多个,但直径都不超过1cm,无周围组织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2、肿瘤直径不超过1cm,淋巴结转移不超过5个且淋巴结内的最大癌灶不超过0.2cm,淋巴结外也不存在肿瘤侵犯,无远处转移,无相关基因突变。

另外,我们也会参考甲状腺球蛋白(Tg)的水平。

特别是术后没有开始吃左旋甲状腺素(L-T4)情况下的刺激性Tg(ps-Tg)。

有研究发现,如果ps-Tg小于10ng/ml,94.2%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患者将会无病生存。

Ps-Tg水平越低,复发风险越低。

因此,符合以上两类甲状腺癌特征且ps-Tg水平不高的患者,通常是不做碘治疗的。

碘治疗的意见分歧

碘治疗的确对一些中高危复发风险患者有提高生存率的作用。但它也存在着争议与不确定性。

比如出现以下情况,医生的诊疗意见可能不一致:

1.局限在甲状腺内的单个癌灶,但却有2到4cm;2.在甲状腺外有肉眼不可见但显微镜可见的甲癌侵袭;3.有局部少量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等等。

这些情况,是否要做碘,就需要靠医生的经验和理解,还有我们自身需求来综合评判。

碘治疗并不完美

碘摄取能力差或者不摄碘的甲癌做碘治疗是弊大于利的。

比如说Hürthle细胞癌,这是滤泡型甲状腺癌的一种变异。它对碘的敏感性不高,无法有效的摄取和聚集碘。

碘这把“小刀”就够不着甲癌细胞,自然也就效果甚微。

另外,多次进行碘治疗后,对甲癌细胞的杀灭效果会越来越弱。

因为经过射线长期多次刺激后,甲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就越来越低,对碘的摄取能力也越来越差,甚至失去碘摄取能力。

治疗效果变差,但副作用却一点不减,甚至伤害累积增多,所以碘的治疗量和治疗次数都需要仔细评估。

另外,碘治疗对于一部分患者是禁忌的。

1、妊娠、哺乳期和计划6个月内妊娠的妇女。2、因为基础疾病无法遵从放射防护的患者。

毕竟碘是放射性物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归为一类致癌物,可能造成二次患癌风险。

为了减少碘造成的副作用伤害,确认是否能带来长期获益,治疗前通常需要充分的治疗评估和准备。

那么,我们在碘治疗前要做哪些准备呢,下次我们再一起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联系。

参考资料

[1]Thyroid.;26(1):1–.

[2]《甲状腺肿瘤学》年7月第1版.

[3]RevEspMedNuclImagenMol.;38(3):–.

[4]中国癌症杂志,,29(6):-.

[5]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