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故事一则,由于患者本人意思,本篇全程第三人称视角讲述。十年前,由于“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西医病名),一位三岁孩子的妈妈,做了甲状腺全切手术,然而后遗症令患者很崩溃,医院抽血化验,调整西药用量。自述两年后病情稳定,但有长期的低(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等一系列问题,医生意思是电解质紊乱。指标时高时低,同时伴随着一系列症状。比如:缺钾会头晕无力,钙高了吃不下东西,嘴巴向外面喷水,眼泪不自主地流。钙指标到了一定高度,会导致昏迷,心脏受损,低了又会抽搐,没力。(医院的“说法”,各位观众稍微看一下就好了,别对号入座。)
通过两次住院,反复折腾之后,总算指标稳定,可是人感觉被掏空了一般,整天昏昏沉沉,没力气,心灰意冷,感觉整个天空都是灰色的,心情很不好。遇上换季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总会身体发麻,手脚轻微抽筋,但这些还能克服。最害怕过冬天,整个人好像掉冰窟窿里上不来一样,不管穿多少衣服,盖多少被子,始终觉得冷,热水洗脚洗手以后进被窝还是冷。夏天再高温度都不会有汗,反而冬天会出虚汗。
年底,在女儿学校组织的张工中医公益课上,有缘认识了张工。当时并没有找张工,因为对中医并没有多少接触和深入了解,心怀疑惑。又过了几个月,耳朵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发胀,头发胀难受,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张工开方子。后来也把手术的故事以及各种后遗症和张工交流,期间用了六张药方,到了第六张时(端午后快到夏天),张工说这个冬天你就能不那么怕冷了,同时叮嘱艾灸要作为辅助治疗。(虽然患者后来没认真艾灸)年十月份,医院复查甲状腺B超。全切十年了,年年复查,结果这次医生突然跟患者说她的甲状腺又长出来了,当时患者以为听错了,又确认了一下,百思不得其解。左思右想,这十年来千篇一律,也就这一年用了张工的方子,药起了作用,的确冬天没那么冷了,其他症状也有很大改善,胃口好了,体力也慢慢恢复,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又做了几次检查,指标一直很好,于是患者便去找工作,重新开始正常人的生活,虽然这个过程还是比较漫长的,但患者有信心坚持,希望以后有机会让张工继续帮助调整身体,有个更好的状态迎接新生活。
故事讲到这儿先告一段落,让我们来辩证。患者本人我见过,很瘦削,脉很细很弱,手脚冰凉。我们先没有管那些指标,抓主症,用的当归四逆汤,先把患者整体环境稳固起来。后期再以柴胡类为大方向调整药方。这也是中西医思维模式的区别,西医看指标而不是以人为本,往往指标过犹不及,难得稳定也难以维持,重点是全程患者本人非常痛苦。而中医是让人恢复到正常,不用去看指标,而往往人自己感觉舒服了,那些所谓的指标也是“顺便的事情”。每个人个体有差异,千万不能迷信指标。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