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确诊为甲状腺微小癌是切还是观察 [复制链接]

1#
先明确微小癌的概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指肿瘤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癌的诊断推荐:以高分辨率超声影像检查作为首选。超声发现有恶性征象,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明确诊断为乳头状癌。对于采取积极治疗的微小癌患者,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肿瘤的大小并非评判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唯一指标,微小癌发生甲状腺被膜侵出现周围重要组织受侵,以及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

哪些情况适合手术治疗?

甲状腺微小癌是否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应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超声二维成像特征、肿瘤的组织学特性(浸润性、多灶性、淋巴结转移等),并适当考虑患者的愿意及依从性等方面而决定。有符合下列任一条高危因素的PTMC患者均建议行手术治疗:

在青少年或童年时期,有过颈部放射暴露史者;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者;

已经明确或高度怀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甚至出现远处转移者;

肿瘤侵犯甲状腺外重要组织,如气管、食管及颈部神经等情况者;

病理学提示高危亚型者,如高细胞亚型、柱状细胞亚型、弥漫硬化型、实体/岛状型、嗜酸细胞亚型;

BRAF基因突变检测提示阳性者;

短期内肿瘤进行性增大者(6个月内直径增大超过3mm)。

建议PTMC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包括:

癌灶直径超过6mm者;

癌灶呈多灶性,尤其双侧为微小癌者;

患者心理负担大,要求手术治疗者;

TSH水平持续高于正常者。

哪些情况适合密切观察?

同时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患者可建议密切观察(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属于低危微小癌)

病理学提示非高危亚型者;

癌灶直径不超过5mm者(≤5mm);

肿瘤不靠近甲状腺被膜,且周围组织无侵犯者;

不存在颈部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证据者;

无甲癌家族史者;

青少年或童年时期无颈部放射暴露史者;

患者乐观、心理压力不大、能积极配合定期复查者。

初始观察周期可设为3~6个月,后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如病情稳定可适当延长,最好有统一规范的观察记录。在患者观察过程中,若出现下列情况可考虑选择手术治疗:

肿瘤直径增大>3mm;

发现临床淋巴结转移;

患者有手术治疗的意愿。

甲状腺微小癌的手术方式

原发灶的术式:在腺叶+峡叶切除和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合理选择,继发灶(颈部淋巴结)的清除范围也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一般建议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侧颈淋巴结处理建议在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式中合理选定。原发灶的切除范围:对于甲状腺微小癌临床上多采用一侧腺叶+峡叶切除的手术方式,不宜强调全甲状腺切除,建议根据临床分期、危险评估及各种术式的利弊,同时一定程度上结合部分患者的意愿,细化外科处理原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哪些微小癌适合采取单侧腺叶+峡部切除?

微小癌采取单侧腺叶+峡部切除:

癌灶仅局限于一侧腺叶,且为单发的微小癌者;

复发危险度低者;

青少年或童年时期,无颈部放射暴露史者;

无甲癌家族史者;

证实颈部淋巴结和远处无转移者;

对侧腺叶内无结节者。

哪些微小癌需采取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

微小癌需采取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

青少年或童年时期,有过颈部放射暴露史者;

有甲癌家族史者;

癌灶呈多灶性,尤其双侧为微小癌者;

证实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或有远处转移者;

证实肿瘤存在甲状腺外侵犯,不能保证手术能彻底切除,术后需行碘-治疗者。

以下情况为甲状腺微小癌采取全/近全切除术的相对适应证:

仅有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者;

伴有甲状腺癌复发高危因素者;

合并对侧甲状腺结节者;

存在病理学高危亚型者。

甲状腺微小癌一定属于低危吗?

不一定。

甲状腺微小癌只考虑了肿瘤大小这一个因素而与其它因素无关。

低危患者则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患者:

无局部和远处转移;

所有肉眼可见肿瘤被手术清除;

肿瘤没有侵犯周围组织或结构;

肿瘤不是侵袭性病理类型;

首次碘-治疗剂量显像无甲状腺床区外转移病灶碘-摄取;

无血管侵犯;

临床分期N0或病理分期N1微转移(≤5淋巴结受累,最大直径2mm);

局限于甲状腺内的甲状腺滤泡变异性乳头状癌;

局限于甲状腺内,仅包膜侵犯,或轻微血管侵犯(4处)的甲状腺滤泡癌。

显然,肿瘤大小并非评判肿瘤侵袭、恶性程度、是否转移的唯一指标,部分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合并高侵袭性组织学类型、甚至早期就出现局部侵犯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他们不属于低危。

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不适合进行碘治疗吗?

不正确。对于不伴任何高危因素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不推荐行碘治疗。以下情况适合做-碘治疗:各项检查明确证实存在有远处转移灶者;手术中发现肿瘤未能完整切除、术中有残留者;甲状腺全切术后,仍存在很难解释的异常血清Tg持续升高者。肿瘤大小并非判断恶性程度、是否转移的唯一指标,甲状腺微小癌患者术后应该根据病情选择性应用碘治疗,特别是对侵袭性病理类型、局部侵犯或转移(尤其远处转移)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通过碘治疗可以消除术后残留病灶、有助于缓解病情并降低甲状腺微小癌复发的风险。                                                                                                  文章推荐                                                有争议!甲癌术后是否需要碘治疗?                                              关于优甲乐的12点贴心话,请收藏好哦!                                              甲癌患者Tg水平很低,甚至测不到,还有必要进一步治疗吗?                                              优甲乐又要加量了…掰开的半片优甲乐怎么保存?                                              最新版NCCN:甲状腺癌术后碘-治疗适应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