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低危甲状腺微小癌观察常识 [复制链接]

1#
北京荨麻疹的最好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低危甲状腺微小癌爆发的原因

全球低危甲状腺癌(PTMC)的发病率显着增加,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中国甲状腺癌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影像学仪器的普及和使用的增加,大部分确诊的患者自身都是无症状。有研究在尸检人群中发现,偶然发现的甲状腺癌的概率为5.3%-8.6%,日本研究甚至达到28.4%,可以说PTMC是可以伴随终生、不产生威胁的癌。

全球甲状腺尸检检出结果

(数据来源:《癌症》56:-,年作者:HarachHR,FranssilaKO,WaseniusVM.)

国内如何管理低危甲状腺微小癌(PTMC)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过度治疗和诊断增加了患者个人的医疗成本以及整个医疗系统的资源负担;更重要是,这可能会让健康个体变为患者,接受原本不必要的终身治疗。如果没有进行相关诊断检测和组织学检查,有些患者可能在一辈子都不会被查出甲状腺癌。

国外对于低危甲状腺微小癌以观察为主

日本:

年日本内分泌医师协会和日本甲状腺外科学会发布的《甲状腺结节临床管理指南》接受了将非手术观察作为低危甲状腺微小癌的管理方案。这也成为第一个接受积极监测策略的指南。

美国:

年美国甲状腺学会(American?Thyroid?Association,ATA)《成人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指南》,对于结节小于1cm,超声未提示淋巴转移,应密切随访,不主张积极的FNA(穿刺)。

远处转移(非常罕见)、淋巴转移和侵犯邻近器官(特别是气管和喉返神经[RLN])在内的高危特征的PTMC才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包括梅奥诊所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在医院,以及不少指南目前已经建议,不要在无症状的个体中筛查甲状腺癌,并提倡对微小肿瘤进行积极监测而非立即治疗。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曾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发表研究证明,在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乳头状甲状腺癌中,主动监测合理有效。

美国《成人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指南》原文

大致翻译(图1):

尝试诊断和治疗所有此类小甲状腺癌,以期预防极其罕见的结果被认为造成的弊大于利。一般而言,指导性临床策略承认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是低风险的,许多甲状腺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最小,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大致翻译(图2):

甲状腺结节诊断FNA(穿刺)推荐用于(图2,表6):

A)结节最大尺寸1厘米,超声图像高度怀疑(强推荐,中等质量的证据)

B)结节最大尺寸1厘米,超声检查为中度怀疑(强烈建议,低质量的证据)

C)结节最大尺寸1.5厘米,低怀疑声像图(弱

推荐,低质量的证据)

可观察的低危甲状腺微小癌分类

根据WHO的甲状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无论哪种组织学类型,只要肿瘤最大直径在1.0cm以下即定义为微小癌,甲状腺微小癌的转归可有几种方式:①静息癌:即癌性病灶可以与人类和平共处,伴随一生,不会危及生命,占了甲状腺微小癌的90%以上。②普通癌:这类微小癌为可增大的普通乳头状癌,即使肿瘤增大超过1.0cm或出现淋巴结转移再做手术,预后仍然良好,为低度恶性肿瘤,这一类不超过10%。③活跃癌:这类微小癌进展快,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甚至发生血行转移,无论治疗与否,均预后不良,为高度恶性肿瘤,这一类所占比例很少。

乳头状癌:几乎所有可观察的微小癌都是乳头状癌。

滤泡癌:没有微小。

髓样癌:极少数髓样属于微小,可通过检查,降钙素,排除。

未分化:没有微小。

国外开展积极观察的原因

针对低危甲状腺癌PTMC的积极观察是由Kuma医院的AkiraMiyauchi教授在年提出来的。年,医院也开展了积极观察,这是目前数据最丰富的两个研究中心。国外为什么针对低危甲状腺癌选择流行病学观察而不是手术呢?

主要原因基于以下三点:

?大多数PTMC不生长或生长缓慢,尽管术后病理层面上可能出现淋巴结转移(术后发现的统称:隐匿转移),但是,隐匿转移不影响观察。

?如进展到B超显性转移,进展到需要到手术阶段,此时介入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手术后大部分病人需要长期吃药,同时存在可能的术后并发症:甲状旁腺受损,喉返神经受损等。

国内现状

中国卫健委《甲状腺癌诊疗规范(年版)》,也就是目前国内的官方指南,未提及针对低危甲状腺微小癌(PTMC)的术前观察。

医院更倾向执行国家指南,原因你懂得。

年,中国抗癌协会发布了一篇名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在这篇文章中更加细化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可以密切随访不用立即手术的适应症:

1.非病理学高危亚型。

2.肿瘤直径≤5mm。(医院已放宽到15mm,国内外仍然有较大差距)

3.肿瘤不靠近甲状腺被膜且无周围组织侵犯。

4.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证据。

5.无甲状腺癌家族史。

6.无青少年或童年时期颈部放射暴露史。

7.患者心理压力不大、积极配合。

上述专家共识并没有纳入国内官方指南。

医院,比如:中医院,医院,医院,浙江大学医院,清华大学医院等,已开始对标美国日本官方指南标准,也使得国内越来越多符合低危甲状腺癌的病友得到医生支持的积极监测。

国内大咖医生观点

中医院:张宗敏(国内知名专家)

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张彬

原中国医科大学校长,辽宁省副省长:滕卫平

原中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