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
名家杭州论道,聚焦甲状腺癌精准化诊疗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家委员会巡讲-浙江站暨甲状腺癌精准化诊疗论坛于年3月27日下午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邀请国内甲状腺癌诊治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以多学科专题讲座和互动讨论的方式,分享了甲状腺癌精准化诊疗在甲状腺外科、内分泌科以及核医学科等诊治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诊疗进展,进一步深化了多学科协作,共同探讨甲状腺癌精准化诊疗的策略!
本次论坛首先进行了启动仪式,上海交通医院陈立波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医院内分泌科武晓泓教医院核医学科李林法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并予致辞。
本次甲状腺癌精准化诊疗论坛分为“大师布道,内外兼修”和“窥豹一斑,见微知著”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大师布道,内外兼修”环节,来自上海交通医院普外科的樊友本教授首先做了“手术彻底性,减少副损伤,美容微创—当代甲状腺外科的快速发展”的专题报告,樊教授立足于甲状腺外科,指出甲状腺任何手术,需按照指南和规范,坚持质控,紧紧防控并发症。微创多种术式如全乳晕或经口特别适合于特殊需求病人,局晚巨创手术属于挽救治疗,需要认真评估可切除性、风险、得益、关键难点,建立手术协作团队和综合诊治团队。新时代全面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依靠高质量的MDT。来自于医院内分泌科的武晓泓教授从内分泌专科医生的角度,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现状”结合自身的最新研究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报告指出,甲状腺癌基因BRAFVE检测和超声TIRADS分级在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具有互补关系。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多基因联合检测在甲状腺癌恶性风险评估中具有良好前景。BRAF基因、KRAS基因以及PI3KCA基因突变与ATA分层显著相关,BRAF+TP53与危险分层显著相关。蛋白质组学在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评估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对于1cm以下的可疑甲状腺结节,积极的随访监测是一个可取的方法。武教授的研究发现,在中国人群中,由于患者的焦虑,1cm及以下的可疑甲状腺结节立即手术的比例相对较高。怎么样精准识别低风险的结节,并且减轻这部分患者的焦虑从而避免立即手术,是建立密切监测策略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