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针甲论坛第一期认识甲状腺癌 [复制链接]

1#

“针甲论坛”是由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泛生子公益支持的甲状腺癌专家论坛。

“针甲论坛”第一期主题为认识甲状腺癌,由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院长高明教授,就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情况、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以及遗传性等问题展开,点击观看高明教授视频。

高明教授

医院院长

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趋势和发病率

总体还是一个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蛮快的,应该在过去的20年当中整个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是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最近10年上升的速度更加的增加快了。这里面可能既有自然发病率的增高,也有检测率升高的一些因素。在4-5年以前我已经提出可能中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可能出现一个拐点,进入一个相对的平台期,从我们临床诊治患者的数量情况来看,的确这个拐点,就像我们疫情出现拐点一样,那当然它不是完全拐的消失了,但是它进入了相对的平台期,但是这个平台期还是一个高位运行的平台期,应该说现在的发病的人数还是偏多的。

发现甲状腺结节该怎样去做?如何区分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在临床查体当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数量很多,比例很高。很多老百姓特别关心的就是我这个结节有没有问题,需不需要采取特别积极的处理或者是外科手术的治疗,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非常关键的,一个就是要鉴别它的良、恶性,目前情况我们发现首选的方式还是超声的诊断,超声影像诊断它没有损伤而且随着最近这些年对超声诊断标准的不断提升,我们一些影像甚至临床大夫对它的诊断认知的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体来讲,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鉴别还是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的作用。目前超声诊断一般准确率都能达到80%到80%多,医院里甚至接近90%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发现了更多的结节同时对于甲状腺结节对于良恶性角度来讲有初步的诊断,但是如果说把它诊断的更加准确就涉及到细针穿刺取病理,细胞学病理的诊断往往还是金标准。一些病人经过了细胞学的初步诊断还是处在相对的模棱两可的情况,虽然他可能已经有了初步诊断,那这时候就需要更有力的利器的出现,那就是分子诊断。分子诊断在这时候会帮着细胞学或影像学相对来讲处在一个交界性或者不能够完全确定的患者,这个利器的出现就是非常有作用的。比如说BRAF基因,以往我们可能认为它是恶性程度的鉴定,现在来讲,它对定性诊断很有意义,我们在细针穿刺的过程中,如果BRAF基因发生突变,对于它的恶性诊断是非常有意义的。

高明教授

医院院长

高明教授

医院院长

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甲状腺癌和遗传有关系吗?

甲状腺癌临床表现也是多年来在研究它的时候,在临床方面给患者提示相对困难的一点,它一般早期都是没有什么症状,而且体征有时候表现不明显,除非到了中晚期肿瘤大了,体征就出来了。到了中晚期之后尤其是局部的中晚期以后,包括声音嘶哑、局部压迫这些症状出来了以后,可能在这个时候我们在诊断的时候就有临床的表现,但是往往到这个时候就是相对来讲偏中晚期。因此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课题,如何比较早期得去发现它。这样在发现它的时候我们就早诊早治疗,效果可能就会好一些。当然有一些患者来讲有遗传的倾向在内,以往我们认为遗传的比例不是特别高,可能大家都知道甲状腺癌分四大类,其中认为遗传比例偏高的是甲状腺的髓样癌,髓样癌有家族性的包括遗传性的情况的出现,以往我们认为它的出现基因的突变是RET基因的改变以后会有遗传的倾向。以往我们认为它家族性的比例不是很高,虽然比一般的甲状腺癌要高,但是现在发现他有20%-30%的家族倾向,对于我们常说的分化性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来讲,就最近这些年发现一些患者以前认为遗传或者家族比例偏低,现在也有所上升。另外,现在还不断去研究除了可能我们说的家族或遗传性的,可能还有家族的聚集现象,是不是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介入,都是对于我们今后对于这些甲状腺癌尤其对于它的病因学或分子病因学的研究还要不断深入,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虽然最近这些年我觉得发展的还是蛮快的,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未来我们还是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明日精彩继续——葛明华教授专题

泛生子(纳斯达克代码:GTH)是全球前沿的癌症精准医疗公司,专注于癌症基因组学研究和应用,并致力依托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及大数据分析能力改变癌症诊疗方式。泛生子已打造了全面的产品及服务管线,覆盖从癌症早筛到诊断及治疗建议,再到监测及预后管理的癌症全周期,并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积极拓展分子检测技术的更多创新应用方向和场景。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