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康复天使 http://www.bdfyy999.com/Photo/zhongketianshi/1103.html更多精彩,
匆匆浏览了大作,觉得非常棒。主要是,除了给人知识,更能给人思想和理念。在这个意义上,您是医学家,但您的思考许多是人文的,甚至是哲学的。为此,我建议编辑这本书,要突出人文性,思想性,话题性和新颖性,可以用《医学的温度》为书名,因为这个书名代表了您对医学的本质理解,也很有特点,能吸引读者。书中文章可分作两辑,一辑注重反思,收入那些有思想的冲击力和观点的颠覆性的论文和演讲,另一辑收入对当前医学发展进行探索的文章。如此编辑,有些序跋和讲话恐怕就不必收入了,因为收入容易干扰主题,冲淡作品思想浓度。当然序跋和讲话,也可以根据上述两辑内容的要求选收一些,有的文章标题要改一下。我初步估算,选定后总共文章20多篇,20万字以内。我以为这样编辑后较为有利于宣传推广,出版后肯定有社会反响,说不定会成为畅销书。这里我冒昧提供如上建议,目的是把大作编辑得精致和精彩些,突出亮点文章,以品质取胜。不知您以为如何?如觉得可以一试,我会代您编辑一个目录供您参考。
谢谢您对我的信任。
祝您和袁老师平安健康!
李昕拜上
3月5日
我抱着忐忑的心情等他回复,很担心他会拒绝对文章作出精选。谁知他回信,不仅表示完全同意我信中的意见,而且还嘱咐我:“请您尽管大刀阔斧砍杀选择和编排,然后我再为选定的内容加题目和适当的注解”。他的谦虚、大度以及从善如流的态度,令我心生敬意。于是我和蔡长虹商量,斗胆列出了一个目录,删去30篇,选定25篇文章,分为两辑,另有两篇附录,总共16.1万字。
把大部分文章删掉,一般作者都会心痛。想到这一层,我特地写了一封长信去解释,讲了十几条理由,信的最后说:
“我这样做,实在很冒昧,一下删去这么多篇,不知是否有些文章令您难以割爱?其实,我的目录只能给您做个参考,最后定稿还是要听您的意见。“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您对自己的文章最了解,若有我处理不当之处,请您斧正。“
《医学的温度》
韩启德著
商务印书馆
年10月
但韩启德又一次让我们感到意外:他不但没有恢复我们删去的任何一篇文字,反而在此基础上又删掉了6篇,致使全书只剩19篇文章,10来万字,已经显得略为单薄了。特别是我们原先列为代序的《医学的温度》和列为附录的《幸福就是为别人做事》两篇也都被删去了。前者他认为只是讲他自己行医的故事,专业性不强,后者他觉得是记者访谈,都是为他说好话,不便收入书中。
从这里,我确实看到这位科学界和医界的领导人的精神境界。我编书几十年,与上层学术界交往甚多,还从未见过一位学术名家为了确保书稿质量,像他这样精益求精,大刀阔斧地对自己的作品“痛下杀手”,其责己之严,已是近于苛刻。
于是我在回信中对他说:
“在医学专业问题上,哪些论述有价值,哪些观点更重要,您是权威专家,如何取舍文章,由您自己决定,文章中的删改,也请您直接定稿。因为我在这些方面,基本是没有发言权的。尊重专业意见,就是编辑的责任。”
“但是,在所谓医学人文方面,也就是在以人文精神关照医学问题的时候,我希望您这本著作,能够带给读者更多启发和思考。当然,现有的《医学是什么》等一些文章,非常有分量。不过,我以为《医学的温度》和《幸福就是为他人做事》这两篇,是不该删去的。因为这两篇涉及了医学人文的核心理念,而且其中都有感人肺腑的事例,若是删去太可惜了(文集的“温度”也降低了,一笑)。您不必顾虑《幸福》一篇是别人给您说好话,该篇作为附录,是可为本书增色的。”
韩启德回信,有些勉强地接受了这一意见,于是本书定稿。
此后,这部书稿进入出版流程。责编蔡长虹做了大量细致的编辑工作之后,《医学的温度》以精装本的面貌,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
在我看来,这真是一本“有温度”的书,它的温度,来源于作者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
所谓以人为本,是在现代医学充分发展、技术主义主宰医疗过程和方法的背景下对医学的本质加以反思的结果。韩启德认为,在今天,当疾病已经不再是人们主观上的不适感受,而是仪器测量的结果;当一个人有没有病,不是他自己说了算,而是仪器说了算的时候,医生所面对的,往往就不再是经受病痛的人,而只是可以用各种数字指标和造影显示的病症。这种“见病不见人”的现象,使医学与病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使得医生只知道治病,不知道“治心”,对患者冷漠无情,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再加上技术化条件提高,医院对病患的过度治疗和趋利的倾向,以致于医学的根本目的——解除病痛,促使人健康生活——被淡化,医学似乎只是一门技术,而不再是人学。这便是全然违背了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初心。
所以韩启德强调,医学必须从技术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向人文回归。他一再指出,医学是有温度的,应该是一种人性化的科学。他特别欣赏特鲁多医生的一句话:医生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因为这句话告诉医生,要解除患者病痛,很多时候并非依靠医术,而是依靠医生提供的帮助和安慰。他曾经现身说法,谈到“以前我在基层当医生时条件很差,但效果不错,很多病人是我安慰好的。”所以他提倡“叙事医学”,要求医生必须学会和患者沟通,能够和病人交心。这意味着医生首先要关心人,而不只是关心病。这个观点,既是基于对于医学本质的反思,更是源于他自己的经历和切身体验。
人们未必知道,曾经长期担任国家领导人的韩启德,早年也当过11年贫困山区的农村医生。年,他刚刚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便被分配到陕西临潼县的一个公社卫生院。医院里唯一受过大学教育的医生,他依靠几本临床医学手册,在实践中摸索,为当地老百姓医治各种疑难杂症,从死亡线上救活了许多条生命。他曾经让出自己的床铺给病人,对他们连续几天日夜观察治疗;也曾经口对口吸出患病儿童气管中的浓痰,以帮助孩子恢复呼吸;他还曾经自学中医针灸和脱臼复位方法,自学拔牙和麻醉技术,并自建手术室,主刀动手术等等,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内外全科医生,被认为是当地名医。他说自己“只要是有助于解除病人痛苦的事情,就竭尽全力去做”,因而受到当地老乡的爱戴和敬重。那时他早上起床,常常看到自己的窗台上放着几个馒头,或者几个鸡蛋,那就是老乡们对他发自内心的感谢。
▲本文作者李昕(右)、责任编辑蔡长虹(左)和韩启德先生(中)合影
这种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这种与病患者建立起的深厚感情,给韩启德带来了终身影响,成为他以人为本的医学理念的情感基础。这种情感就是一个医生对病患者的爱。所以他在谈论医学是人学时,才会说“我比较强调爱心”,把爱心作为医生救治病人的先决条件。
爱心是温暖的,因而,医学是有温度的。
主编:黎斐执行主编:陈亮
版权声明:《中国封面》在推介传播过程中难免出现部分文章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的情况。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谢谢!邮箱:zgfmgz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