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甲状腺结节诊治流程,提高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治水平,促进甲状腺疾病领域多学科协作发展,我院内分泌代谢科牵头主办的甲状腺及甲状旁腺临床多学科协作诊治组(multi-disciplinaryteam,mdt)学术沙龙于5月19日召开。会议由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韩峻峰主任医师主持,门诊办公室主任王飞出席会议并致辞,普通外科甲状腺中心李新平副主任医师、核医学科杨凯主任医师、病理科陶琨主任医师、超声科赵艳娜主治医师、内分泌代谢科薛莹副主任医师和李羚副主任医师就甲状腺及甲状旁腺专业领域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学术汇报。内分泌代谢科刘琦副主任医师、宣淼副主任医师与核医学科陈淑珍副主任医师、梁新梅医师参会交流。
李新平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疗对策进行了全面介绍,并结合相关病例讨论了手术难点及手术策略优化等问题。与会专家积极讨论,一致认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多学科诊疗迫在眉睫。尤其是初次手术前需内分泌整体评估、定位诊断困难患者的进一步处理原则都需要多学科充分讨论,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李羚汇报了《甲状腺结节mdt相关sop》。结合自年甲状腺结节mdt开展情况及典型病例分析,总结了mdt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特殊人群(高龄、妊娠等)及个体化治疗中的优势,强调了全面临床评估及随访这一全程管理的重要性。王飞主任就优化mdt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希望甲状腺结节mdt作为平台,可以引领和带动临床能力、学术交流乃至学科发展。
杨凯汇报了《甲状腺结节核医学检查》。内容涵盖甲状腺显像原理、临床应用及相关循证医学证据,指出核医学检查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18f-fdgpet/ct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诊断方法,可以解决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中临床面临的复杂问题。
陶琨从病理科角度阐述了甲状腺结节mdt诊疗模式的优势,为患者争取到治疗最佳时机,同时节约医疗成本。病理科在mdt中可提供全面的细胞学病理、组织学病理和分子病理信息,为临床诊断提供全面的确诊依据。同时可应用最新的分子检测技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
赵艳娜汇报了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操作步骤及技巧,并分享了相关病例。
薛莹详细介绍了《年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该指南采用最佳的临床证据并综合专家意见给出了条推荐,内容涉及甲状腺结节的评估与筛查、甲状腺结节的随访、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法、性质未确定结节的处理、妊娠妇女甲状腺结节的处理、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相关诊治等诊疗推荐。
最后,韩峻峰主任就此次会议内容做总结。他表示临床多学科协作诊治组工作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为患者提供“全程、全方位、多学科联合、一站式”的个性化诊疗服务,通过mdt平台建设,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的所有情况和病情进展,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最精准的治疗方案,使得对疾病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保障最佳治疗方案的实施,也有利于推动临床研究和基础科研发展。今后,甲状腺结节mdt沙龙定期举办,汇总相关学科最新进展,拓展视野,不断促进这项工作的规范开展,医院的品牌和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图文
内分泌代谢科李羚韩峻峰
编辑
赵思思王北墨
校审
谢壮丽
上观号作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