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甲状腺术后咽痛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TUhjnbcbe - 2023/4/6 20:33:00

甲状腺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癌的主要方式,临床发现术后部分患者存在咽喉部干痛情况,导致吞咽困难,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尽早明确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咽喉部干痛的相关影响因素,对指导临床积极防治,降低患者咽喉部干痛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手术套囊压力>30mmHg、术中普通喉镜插管、甲状腺腺体切除量>1/2等均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发生咽喉部干痛的危险因素。

分析原因为,①手术套囊压力>30mmHg:甲状腺手术过程套囊压力主要表示患者气管环与气管黏膜之间的动态压力变化,正常人群气管环与气管黏膜之间的平均压力约为30mmHg,当该压力升高,>30mmHg时,可压迫气管壁,损伤气管黏膜,使部分黏膜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并脱落,即使在切口愈合后,也会在气管黏膜表面形成环形瘢痕,提高术后咽喉干痛发生率。因此,临床对该类患者术中应积极控制套囊压力,使其保持在30mmHg以下。

②术中普通喉镜插管:甲状腺手术中采用普通喉镜插管,术后更易发生咽喉部干痛,主要由于该插管方式镜片对舌根的压力较大,可造成咽喉部黏膜损伤,提高术后咽喉部干痛发生率。表明,临床在甲状腺手术中尽量选用更为优质的插管方式,如可视内窥镜插管,该方式无镜片,可避免损伤患者咽喉部。

③甲状腺腺体切除量>1/2:甲状腺腺体切除量>1/2表明患者甲状腺肿瘤体积较大,手术切除面较广,操作复杂,在切除甲状腺腺体组织的同时,也对患者舌骨膜淋巴管造成更大损伤,可导致声门黏膜充血、水肿,提高术后咽喉干痛发生率。提示,临床对该类患者术中应注意保护舌骨膜淋巴管,以进一步降低术后咽喉干痛发生率。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咽喉部干痛的发生率较高,其中手术套囊压力>30mmHg、术中普通喉镜插管、甲状腺腺体切除量>1/2等均为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应据此结果及时拟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降低甲状腺癌术后咽喉部干痛发生率。

#关爱甲状腺#

边刚.甲状腺癌术后咽喉部干痛的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当代医学,,28(2):-.

1
查看完整版本: 甲状腺术后咽痛的原因及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