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十八大凝聚共识 开启“民富”新时代
中新11月14日电 中国共产*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定于今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海外媒体持续关注十八大,有文章称, 十八大报告中提及 人民 145次 。这一以人为本、执*为民的理念,贯穿十八大报告的始终。亦有评论认为,十八大报告强调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制定,表明中央在实现 国富 之后,正致力于开启 民富 的时代。这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意义重大。十八大凝聚信念 中共自信亲民形象获赞誉香港《大公报》文章《民主开放 团结自信 亲民务实 十八大塑中共新形象》称,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十八大全方位展示了中国共产*民主而务实、自信而清醒、亲民而开放、团结而富有朝气、活跃生动而充满温情的形象,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文章称,十八大报告对民众最为关心的收入分配改革、反腐败等问题都做出了部署安排。这种务实、自信、亲民的做法,引来民一片叫好声,也拉近了中共与老百姓的距离。十八大不仅为中国描绘了未来改革发展的新蓝图,也成功塑造了中共充满魅力的新形象。《华尔街》的报道称 中国共产*一直尽力与老百姓加强沟通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认为,农民工代表人数的增加体现出共产* 代表广大人民利益 的宗旨。台湾的《中央》注意到 十八大报告中提及 人民 145次 。这一以人为本、执*为民的理念,贯穿十八大报告的始终。英国《金融时报》观察到, 民主 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了69次。香港《文汇报》文章《十八大观察:十八大共同信念 构建*治认同》称,十八大*治报告凝聚人心的时空意义非常深远。将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放在八大 共同信念 之首,凸显中共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地位的执*之本。文章称,观察人士分析认为,在执**这一*治伦理的大旗之下,一切希望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力量,只要以人民利益为最大公约数,跨越角度、方法等局限造成的论争,积极构建和巩固中国主流的*治共识,都可以成为推动中国繁荣发展、民族复兴的正能量。从这一意义上观察,十八大无疑将是打造中国*治认同的一个新起点。勾勒公平正义愿景 十八大开启 民富 新时代香港《大公报》文章《十八大勾勒公平正义愿景》称,在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大即将闭幕之际,将*要访谈的 收官之作 聚焦在 司法公正 和 教育公平 两个话题,十八大新闻中心的这种安排显然别有深意。文章称,从十八大报告这份执*新蓝图中,外界已经清晰看到中共推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路线图。可以期待,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执**将大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进一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保障人民权利。这正是中国民众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美好愿景。香港《成报》文章称,中国要驱动转型,迎接未来*金十年,还须进行多项改革。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轻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失业保险等标准,才能有利提高生产力,有利构建和谐社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转折点,面临新的机遇,亦面对新的挑战。台湾《旺报》文章称,十八大期间,中共透过代表团组会议的对媒体开放,以及安排多场公开会,积极形塑共产*对外开放的形象。解读中共十八大报告,可以发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来加快经济转变方式发展,是大陆因应经济放缓,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很重要的课题。美国《侨报》文章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期,如何在短期增长与长期调整之间寻求平衡点,如何在分配问题、民生问题上有突破,决策高层也在不断探路。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法国《欧洲时报》文章《居民收入翻番,中国经济改革更具象》称,连日来,正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持续吸引全球目光。除了*治层面的调整,其间释放出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信号亦颇受关注。文章称,近年来,中国高层在各种会议上,多次提出要进行收入分配改革,但是,把十年收入翻番明确列入小康社会建设目标,这是第一次。时间、收入都被具体量化了,使民众对于经济的改革认知更加具象,更加清晰。中共高层这一强调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制定,表明中央在实现 国富 之后,正致力于开启 民富 的时代。这对于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