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有*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自年开始推广,至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小编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这项制度最直观的感受是村里老人们现医院了,知道自己的合医本每年可以买一定的药,有时候自己的额度用完了,家里的年轻人就会拿自己的合医本给老人买药。
一开始的时候,新农合每年收费是10元钱,那时候的10元购买力如何呢?相当于农村请小工一天的工钱,小编记得自己暑假时去附近的农场打小工,一天的工钱是10元钱。10元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很多农民不理解为什么要交10元钱去买这个保险。当时的参保比例是较低的,主要是收保费的人对这个制度也不了解,只是为了完成下达的任务,以至于那几年参加的大多是村里条件好的。慢慢地,随着参保后的人使用医疗本看病治病,发现少花很多钱后,逐渐大家都积极参与了。
但新农合缴费标准每年上调,从一开始的一年每人10元,到年的每人元,年新标准是每人元。在下乡进行保险观念的宣传和大病二次报销服务的过程中,部分村干部反应随着缴费标准的上调,有一部分村民不愿意缴纳参保。不了解为什么国家要涨价。医保基金的构成从他的定义上看就是多方面的,农民在参加新农合时,*府还需匹配一部分资金,共同进入到医保基金中,比如,贵阳地区在年个人缴费元,*府匹配的资金有元,进入医保基金的就有每人元,年个人缴费元,匹配元,进入医保基金的有每人元。之所以缴费标准发生上调,我想是因为以下原因:
1、就医人数,频次增多。据统计年,我国患病就医人次高达8.7亿次,彻底告别过去的小病抗,大病拖的时代,淡然也意味着医保基金使用量增多。
2、成本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新药物,新的治疗方法出现,就医的费率有所增加。
3、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比例较大,老人患病概率大,医保基金使用增加。
4、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每年都在提升新农合的报销比例,由一开始只能报40%左右,到现在的综合55%左右,提升比例支付必然增加。
以上原因导致了缴费标准上调,上调后反馈最多的就是年轻人,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年轻,自己缴费没多年基本没有使用过,想着老了在缴费。但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重大疾病的发生已经呈现出三高一低的态势:
1、患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人一生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达72.18%,科学家曾计算过人的正常寿命应该是岁左右,活不到就是因为疾病的原因,
2、治愈率越来越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疾病只要治疗得当都是可以治愈或者延长生存期的。癌症的治愈率提高到了50%左右,部分如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的治愈率就很高。
3、治疗费用越来越高。有句话不是这样说吗,医院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ICU一天几千上万,新的治疗癌症的药物一瓶几万,质子重离子技术治疗部分癌症效果好,对病人伤害小,但一次治疗需要1.5万到2万,一个疗程需要30万左右。
4、发病年龄越来越低。有记录的最小的癌症患者才9个月,现在很多众筹平台,大家的我朋友圈也几乎每周都会看到一两次,很多患者年龄并不大
好了,讲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符合条件的,一定要参加国家的医疗保险,条件好一些的,可以选择给自己及家人购买商业医疗险补充,减少生病带来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