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谭家化先生的话说开去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理事谭家化说:“当前台湾有的青年,渐渐丢掉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意识,追求个人意识与物质享受。因此,屈原的爱国精神于当下的台湾弥足珍贵。我们纪念屈原,就是要让学子与历史人物近身相亲,培养良好的道德与爱国情操。只有爱国思想深植于学子心中,中华民族才能永存于世。”(《湖北》,6月18日)
此语不仅仅针对台湾的青年而言,对于整个中国的青年都值得反思。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父母是“唯翼其猎高官、得厚禄以为光耀门楣”为唯一目标。其他,包括德育均可以四舍五入。导致今天“啃老族”的居高不下;眼高手低者,摇头晃脑地纸上谈兵,而不愿打扫一室清洁的人特别庞大。“有本事,就有钱,有钱就能找仆人”,二十几年前的家长的话犹在耳边飘荡,但是,可怕的是,谁该是自己的仆人?现在来看,你那二两知识却没有什么好卖相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又该是你的孩子的仆人?让我们哭笑不得的是——仆人仍然是你自己!
18岁,成年!这四个字在今天的中国大地是已经不能够形成组合。上个世纪的40年代,*寿祺先生在《庸言》一文中就提出:“世之为父母者,宜以子女之德业未成为羞,不宜以子女之贫贱为羞”,70几年过去了,先生的金玉良言没有让我们惊醒,今日,谭家化先生对我们再次棒喝,当愿能惊醒我们固有的教育体系;让我们不再是为了应节,而谈起某个伟人的精神。那样,我们的社会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