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少爷们”别玩概念了,多想想舌头的事吧
“西少爷”风波终于消停了,那么问题来了:这究竟是一次真实的经营模式问题、众筹股权问题,还是一次不甘平淡,想继续制造焦点、夺人眼球的炒作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不做讨论。就我个人而言,倒更关心的是自己的舌头和味蕾。不管你是“西少爷”还是“东少爷”,只要你把肉夹馍做好,你就是我“大爷”。闲扯一番,回归要讨论的正题:餐饮玩概念!论及概念,很多行业都在玩,如智能家居、房地产、金融等,但个人赶脚唯独餐饮行业玩得最风光!以“互联思维”之名速成出师不管是雕爷牛腩、*太吉、伏牛堂,还是西少爷,无一不是打着“互联思维”的旗号开始创业的。什么是“互联思维”?所谓互联思维其实就是一个公式=有情怀的故事+极致有逼格的产品+别致独到的营销。没错,小米靠这种模式迅速成长起来,并且把“互联思维”用到了极致。小米的成功,也给各行各业的创业者带来了“假象”。他们认为,只要套用这个公式,就一定能能获得成功。于是,餐饮业前赴后继火速出现了雕爷牛腩、*太吉、西少爷……它们各有各的情怀,各有各的逼格,各个都把营销做得炉火纯青。尤其是情怀,讲的那叫一个到位,如果听了你没有急着第一时间去它们店里消费一次,仿佛感觉你不懂餐饮文化,没有生活情调。当然,讲情怀没有什么不好,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消费者争前恐后地排队去买一个肉夹馍、专门抽时间去吃个煎饼果子或者来一碗米粉,更不会有这些餐饮品牌的迅速扩张……但是,总觉得情怀应该搭配着一种特有的生活场景才能显出独特的味道,如在经历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梦想,如小时候喜欢上了一个玩具而等到长大有钱后才买给自己等,这样的情怀才让人倾心。而在当下的社会,不管哪个行业,动不动就谈情怀,情怀的重量不免就轻了很多。分析各行各业大谈情怀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营销的需要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但是,感动了消费者一次,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呢?抛却情怀,回归产品本身才是王道。对餐饮业而言,无非是把产品做好,拴住消费者的舌头!别玩概念了 多想想舌头的事所有餐饮项目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口味,作为传统美食的肉夹馍、煎饼果子、米粉尤其如此。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在口味上努力钻研,概念玩得再溜最终也必然是惨淡收场,什么“中国的麦当劳”肯定也是痴人说梦。那么,怎样把口味做好呢?第一,推出招牌菜。据说古代帝王经常为了品尝某一道菜而不惜置*国大事于不顾数次出宫,可见一道招牌菜是多么的重要。因此,不管你是什么类型的餐厅,如果能有一道让顾客回味无穷、牵肠挂肚的招牌菜,几乎可以说你的餐厅已经成功了。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道招牌菜一定要口味好、能让顾客口水连连,并且一定要是独家秘方,不可复制的。第二,打出特色菜。我们去餐厅消费,无怪乎以下几个需求:满足口舌、追求营养、社交需要等。其中,第一个需求最为关键。只有当人们的口舌得到满足之后,后面的需求才能为餐厅提供附加值,然后实现利润增长。而特色菜往往能轻易地满足人们的口舌之需,也能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第三,学会口碑营销。与现在流行的玩概念不同,这里的口碑营销主要是指让用户自觉给出好评,以此来拉动其他潜在的消费人群来餐厅用餐。当然,笔者是坚决反对雇佣水*来弄虚作假,蒙骗消费者的。否则,后果很严重。此外,真诚的情感投入也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如免费赠送一些小菜等,这样,顾客回头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因此,餐饮创业者们,是时候静下心来考虑下舌头的事情了!反正笔者去过一次*太吉之后就决定再也不去第二次了!一句话总结下:玩概念有风险,且玩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