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疼痛(cancerpain)是指由癌症引起或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癌痛常表现为慢性疼痛,是肿瘤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据统计,超过66%的进展期癌症患者出现疼痛,约50%疼痛为中度至重度,其中约30%为重度疼痛。癌痛给患者造成极大的身心负担,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癌性疼痛的原因可分为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其中躯体因素主要包括三类:
①肿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88%;包括组织毁坏、压迫、阻塞、张力,肿瘤溃烂感染等。
②癌症治疗引起的疼痛,约占11%;如放射性神经炎、口腔炎、皮肤炎,放射性骨坏死。放疗、化疗后可出现带状疱疹产生疼痛。化疗药物渗漏出血管外引起组织坏死,化疗引起的栓塞性静脉炎。手术后切口瘢痕、神经损伤、幻肢痛等。
③肿瘤间接引起的疼痛,约占1%。如机体免疫力低下均可引起局部感染而产生疼痛。另外,前列腺、肺、乳腺、甲状腺癌等出现骨转移而引起剧烈的腹痛。
心理因素包括: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等。
癌痛到底有多痛?
数字分级法(NRS)
将疼痛程度用0-10个数字依次表示,0表示无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交由患者自己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或由医护人员询问患者:你的疼痛有多严重?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对疼痛的描述选择相应的数字。按照疼痛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6);重度疼痛(7-10)。
面部表情评分法
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疼痛时的面部表情状态,对照《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估,适用于表达困难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以及存在语言或文化差异或其他交流障碍的患者。
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VRS)
根据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
(1)轻度疼痛: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2)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
(3)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癌痛的三阶梯用药原则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盐、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吲哚美辛(消炎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等等。
基本原则:
(1)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
(2)口服给药,一般以口服药为主;
(3)按时服药,根据药理特性有规律的按时给药;
(4)个体化应用。
常用药物的换算原则:
口服吗啡剂量?1/3=静脉注射吗啡剂量
口服吗啡日剂量(mg/d)?1/2=芬太尼透皮贴(ug/h)
吗啡注射日剂量(mg/d)?3/2=芬太尼透皮贴(ug/h)
羟考酮与芬太尼的转换:
25ug/h芬太尼透皮贴=15mg/q12h盐酸羟考酮
羟考酮与吗啡的转换:
5mg盐酸羟考酮=10mg口服吗啡
羟考酮与曲马多转换:
5mg盐酸羟考酮=10mg口服吗啡=40mg曲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