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我一女友体检时发现有甲状腺结节。给她做B超的医生一边做一边和她说:你的结节还不小啊!再做一个甲状腺功能化验吧,如果正常,就没什么问题,医院找专业医生看就可以了。于是,她在体检项目中增加了一项甲状腺功能化验。
早上去体检时还好好的,回来的路上,她就开始觉得嗓子不舒服,有异物感。担心自己会是甲状腺癌,便给老公打电话,电话里她吓哭了。老公安慰她:没事,有病咱就治呗,现在医学这么发达。
她去的是一家私人体检机构,检查的项目又多,体检报告出来需要一周的时间。这一周的时间里,她每天忧心忡忡,嗓子感觉疼痛得说话都沙哑,甚至动了提前退休的念头。拿到体检报告单一看,甲状腺功能正常,而且结节仅仅1厘米多一点。医院找医生看,医生说没问题,不用治。这才放下心来,顿时嗓子也没有异物感,自我感觉也没事了。从此生活美好,天下太平。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就是自我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这个暗示作用,强大起来会摧毁一个人。
暗示是人类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人的所有行为都受意识支配,而意识又分为显意识与潜意识。显意识就是理性思考后产生的想法,潜意识则是不经大脑思考就产生的下意识反应。潜意识的力量比显意识力量强大十倍不止。潜意识的力量或多或少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
什么叫心理暗示?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我们在生活中无时不在接收着外界的暗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如果你曾经做过颈肩按摩,本来你一切正常,当你看到别人在做颈肩按摩时,自己的颈肩立即会有不适感。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肌肉有记忆功能;二是心理的潜意识。
强迫向好的方向暗示自己
人都会受到心理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学习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做出判断。
几年前我听到一个事例。外地的一位男士,52岁。平常啥事没有,就是做体检,查出肺部长个东西。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诊断为肺癌。医生也没回避患者,直接将诊断结果告之。病人的家属医院去看。第二天到了北京,上午刚约上专家,医院呢,在宾馆里,病人感觉胸闷,医院,路上就断气了。从医院正式诊断患有肺癌到死亡只间隔一天半的时间。周围人唏嘘不已,都说他不是病死的,而是吓死的。
这就是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假如他拒绝这种坏的心理暗示,而是暗示好的方面,比如,他这个肺癌有可能误诊了,或者是可以治疗的,也许结局不是这样,至少可以多生存一段时间。
人无时无刻不在受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有强弱之分,但是心理暗示效果的好坏无法由人的显意识控制,也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不管你觉得这对你好不好,你已经受到心理暗示了,而且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心理暗示。它是人的一种本能,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学习、危险的躲避习惯等,也都是由于心理暗示的作用才得以实现。
人们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会不自觉地使用各种自我暗示——自己对自己进行的心理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难临头时,人们会安慰自己:“快过去了,快过去了。”从而减少忍耐的痛苦。人们在追求成功时,会设想目标实现时非常美好、激动人心的情景。这个美景就对人构成自我暗示,它为人们提供动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国内著名心理专家曾经说:“科学证明恰当地使用心理暗示可以达到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建立乐观积极心态的作用。”
关键看你选择向哪个方向暗示自己:阳光还是阴霾。有的时候,你健康还是疾病;甚至你生活在星空下还是沟渠里,取决于你自己的心理暗示。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张丽玲
作者简介
张丽玲,曾任青岛晚报健康部主任、《健康青岛》主编、健康工作室负责人,全搜索网健康频道总监,现在青岛晚报开设“丽玲名医面对面”及文学随笔专栏。被聘为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第七届委员会新闻学组专家委员暨健康传播大使,在青岛乃至全国医疗新闻报道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