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比如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甲状腺癌等。癌症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的疾病。首先是生存期的缩短;其次,随着病情的发展,人体各个系统也会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影响免疫系统,导致患者免疫力低下,更容易感染;或者在癌症晚期,全身状态降低,多有全身疼痛,缺乏食欲导致身体消瘦乏力等等。同时,患者心理上也有极大痛苦。
由于目前医学知识未完全普及,因此“恐癌”心理相当普遍。不少患者检查发现身患癌症,或者病情更为严重,提示癌症已经进展到晚期时,患者及家属多具有极大心理压力,甚至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
患者千万不要放弃。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癌症转移、扩散,并不代表一定是晚期。比如一些转移性睾丸癌、甲状腺癌,只要针对性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甚至达到根治;晚期癌症也不一定发生转移、扩散,比如有一些颅内恶性肿瘤,虽然未发生全身性转移,但仍然为晚期癌症。但即使是晚期癌症,通过规范治疗也存在缓解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可能。
我们一般说治愈癌症,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经过治疗后再次检测,为发现癌细胞,以及症状缓解后未复发。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暂时性得到缓解,但停止治疗一段时间后病情反复,癌症出现复发甚至转移。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病情再次发作的时间往往在5年以内,这也是为什么临床上多用“五年生存率”衡量癌症的治愈率的原因。五年生存率为通过大数据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指经过规范治疗、病情稳定后的患者5年以后存活的百分比。
一般五年生存率越高的癌症,治愈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一般5年后未发现病情反复,可以说几乎已经达到治愈。
建议患者在采取治疗,比如手术治疗、放化疗后,医院复诊。部分患者认为初次治疗缓解病情后,不必再继续治疗。但这样可能无法在复发初期及早发现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也就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
因此,定期复查,继续治疗,尤其对症状有所好转的患者,是非常必要的。
#妙手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