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分享我就医过程中的个人感悟,是因为见到太多家庭在初遇癌症时茫然失措、天崩地裂的无助感,作为一个癌症晚期病人,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刚检查出恶性肿瘤的人,恶性肿瘤不等于死亡。希望大家认真看完这篇文章,每走一步都能理性分析当下的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确诊为肺癌中晚期的时候,我37岁,身边的亲人只剩母亲和妹妹。因为有家族癌症史,我特别注重日常护理,每次体检都增加了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可最终还是没逃脱患癌的厄运。家里发生的一连串事折磨着每一个人,医院做了手术,为了不让她担心发现端倪,选择吃靶向药进行后期治疗。可2年后出现了耐药,无奈之下做了活检穿刺,我的分期从IIIa期变成了IV期,去年7月份复查发现左肺结节明显增大,做了15次放疗,并结合靶向药继续治疗。最近几次复查情况还算稳定,从年发现患癌,至今已有4年了。
01初遇癌症的时候,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当体检知道自己患癌的时候,真的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回家路上,我在车里哭了整整半个小时,当天晚上彻夜难眠,我觉得这就是要一边散尽钱财、一边承受痛苦,等待生命逐渐消失,一切都是不可挽回的,我悲观地面对着眼前的一切,感觉生命马上就要走到尽头。
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得知患癌时的感觉,但经历了这么多,深度了解了肺癌,才发现这种心态显然是不可取的。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平安度过5年危险期,带瘤有质量地生存那也是有可能的。首先患者本身要对癌症有正确的认知,不要一听说患癌就被吓倒,癌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办法救治,没有医生愿意放弃自己的病人,除非病人自己不想救自己。
对于癌症,发现时的分期和部位是很重要的。早期癌症大部分都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的,这里的“痊愈”是指医学上五年不复发的痊愈;但是如果癌症的起因是基因突变的话,那么痊愈后得其他癌症或者复发的几率,会比正常人多很多倍,即使早期有做手术的条件,术后也要一直保持健康的生活节奏。如果发现时是中晚期,那就只有很幸运的小部分人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晚期根据现在的治疗水平,临床上只有极个别人通过免疫治疗可以治愈,其他只有万分之一的中奖几率才有可能痊愈。对于发现的部位,像鼻咽癌,甲状腺癌,大肠癌,这些即使中期偏晚期,也有很大几率长期生存活,因为这些部位的肿瘤发展较慢。
02合理使用医保报销减轻高昂治疗费用带来的负担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费用问题不可避免,尤其作为慢性病来说,其治疗过程特别漫长。我年刚做完手术服用的靶向药是易瑞沙,一个月光吃药就要花费元,加上术后咳嗽吃的止咳药和复查费用,一个月下来就得一万多块钱。当时我还是比较幸运,公司为照顾我减少了工作量,但没有缩减收入,作为IT工作者,我的收入刚开始可以负担这些费用,但时间长了就明显特别吃力。从做完手术到现在就换了三代靶向药,期间还做了15次放疗,这些治疗累计的费用可想而知。不过我除了做手术,后续治疗都是在医保所在地,报销比例还是很大的。
对于治疗方案,初治医院、专科医生那里获取,因为初治方案是决定后续治疗的关键因素。在确定治疗方案后,建议在医保所在地进行治疗,医院,以免耽搁病情,医院同一个医生那里治疗,有利于后续监测和复查;其次就是费用问题,因为异地就医报销差别会很大,报销比例会大幅度下降,医院不一定愿意帮忙申请,国内国情下,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如果有职工医保的话,建议优先选择,这会比居民医保报的多一些。如果治疗费用比较大,而且预判结果没有那么悲观,居民医保转职工医保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大病保险是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的补充,医院拿药,尽量不要自己在外面买药,医院的住院费、治疗费都是可以进大病保险的。
03初选治疗方案千万慎重多方听取意见权衡利弊
当确诊肺医院做了微创手术,选择做手医院,听了许多医生的建议。医院医院口碑较好,而且该院没有肿瘤科,为了瞒着母亲,我告诉他只是肺部有个小结节需要做手术。做完手术医生提供了两种辅助治疗方案,一种是化疗,另一种是吃靶向药治疗,但两种治疗方法对肿瘤的杀伤度都差不多。我最终选择吃靶向药治疗,也是考虑到两种方式的疗效以及对母亲的顾虑,如果选择化疗那肯定就瞒不住她了。
患者如果对自己所患的病没有研究,医院、多挂几个专科医生的号,听听他们的建议。但要注意在就诊过程中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医生在这个行业领域有丰富的经验,与医生沟通权衡方案的利弊,有利于更好地做出选择。我也是后来才学习了大量的肿瘤方面的知识,但我学习的目的不是推翻医生,而是更好地配合治疗,了解用药的风险和收益,而不是什么都不懂或者凭借自己学到的皮毛跟医生较劲儿,万一耽搁治疗,那就得不偿失了。
在患癌前后,我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不在乎的现在倒变得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