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癌症二代测序建议出炉01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02转移性乳腺癌03结直肠癌04前列腺癌05转移性胃癌06胰腺导管腺癌07晚期肝细胞癌08晚期胆管癌肿瘤患者究竟如何选择基因检测?这部指南的出炉给肿瘤临床基因检测提供了意义重大的指导价值,但是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每个病人到底应该做哪些基因的检测,才能做到尽可能不遗漏(不错过治疗机会,不浪费标本)、又不多花冤枉钱,这里面学问很大很大……针对患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解答,希望能给病友们提供帮助。已经做过基因检测的病友可以致电查找有无新药可用。1.基因检测的方案有哪些?肿瘤的基因检测方案有哪些?这部指南中提到的二代测序又是什么?肿瘤基因测试范围从简单到复杂。最简单的测试只检测一种基因中的一种类型的突变。比如仅在BRAF位置c.处寻找特定T到A置换突变的试验。最复杂的测试可以同时检测所有主要类型的基因改变,包括替换,重复,插入,缺失,插入,基因拷贝数变异和结构变体,包括倒位和易位。对患者来说,检测什么基因也是非常关键的,医院和各大基因检测公司都有针对不同人群的各类套餐,总结如下:1、单癌种小panel检测:比如,对于肺癌患者,已知的驱动基因包括EGFR、ALK、KRAS、HER2、BRAF、PIK3CA、AKTI、MEKI、NRAS和MET,那么只检测这些常见突变的基因就可以了。目前国内权威的基因检测公司如泛生子、世和都推出了针对不同癌种的检测项目,如肺癌18基因、脑瘤63基因检测等。优势:价格便宜。拿肺癌举例,由于中国肺腺癌中超过一半的患者是携带EGFR和ALK两个突变之一,这种方案性价比较高。所以,如果患者属于肺腺癌,而且经济条件一般,把有限的钱用在刀刃上才是更合理的。2.二代测序:二代测序的出现,完美的弥补了传统单基因检测和热点基因检测的漏洞,使患者用非常宝贵的组织切片,只进行一次检测,就能获得更为精准和全面的基因分析,这也是ESMO及各类指南和临床专家一致推荐的原因。2.为什么临床医生更推荐CGP全面基因组测序?几年前,医生通常会推荐做特定癌肿的若干个基因,一般都在几个到十几个不等,这样可以为患者节省费用。而现在,经济能力允许下,医生建议尽量选择全基因检测,全面了解基因信息。首先,癌症患者的病理标本非常有限,同样大小的组织,仅检测几个靶点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全面了解癌症患者基因突变情况,为未来整个治疗过程提供分子学证据,一次检测最大获益。第二,避免漏检。很多患者用仅有的组织标本仅做了小panel检测,结果什么都没有检测到。在一项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仅接受EGFR,ALK,ROS1单个基因检测的患者中,10%阴性患者通过全基因组测序(NGS)再次检测结果为阳性!并且准确性得到后续临床疗效的支持。例如,5例之前接受ALK检测阴性的患者,在CGP检测到ALK阳性后,接受ALK抑制剂治疗,HER记录中,患者至少都取得了PR的疗效。第三,未来出现新的靶点和靶向药物时,需要重新获取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检测,这对于很多患者非常困难。第四,肿瘤可异病同治:癌症这种基因病是可以异病同治的!研究证实,具有相同基因改变的不同器官肿瘤患者,可以接受相同的药物治疗并获益。目前全球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正在针对不同肿瘤的靶点进行治疗,仅检测几个确定的靶点,患者在现有药物耐药后,可能会丧失了许多新药物的治疗机会。第五,很多靶向药未来可能会获批更多的适应症。如果没做全基因检测,新药上市时需要再次检测。比如奥拉帕尼最初只获批用于BRCA突变的卵巢癌和乳腺癌,慢慢的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中也有部分患者存在这种突变,并且可以获益于奥拉帕尼,目前奥拉帕尼已获批用于胰腺癌。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正如医生并不能治愈每位病人,基因检测也无法为每个癌症患者创造奇迹。特鲁多说“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对肿瘤基因检测来说,有时会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和药物选择,常常能帮助医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每颗肿瘤,总是穷尽技术的极限寻找对患者可能有用的信息,希望大家都能通过权威的检测获得合理的用药方案。愿每位病友找到自己的抗癌方式坚持走下去,我们一起“愈”见未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