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蔚蓝讲坛”可以免费订阅!
●甲状腺癌
大多数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除外甲状腺髓样癌、未分化癌等非分化型的甲状腺癌的患者)都需要进行TSH(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及随访复查,将癌症的复发几率尽可能降到最低。
一、甲癌术后为什么要进行TSH抑制治疗?
由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仍保留有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功能,在TSH刺激的作用下,仍可促使癌细胞生长,因此,在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嗜酸性细胞癌)术后需通过服用超生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将TSH抑制在较低的水平。这样一方面是补充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所缺乏的甲状腺激素,另一方面可以抑制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的生长,进而减少TSH依赖性癌肿复发和转移,降低癌症相关死亡率。
二、TSH抑制到多少合适?
TSH抑制越低,越能降低甲状腺癌的复发风险。然而,TSH抑制越低就意味着要吃更多的甲状腺激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因此,制定TSH抑制的目标值时,要兼顾DTC(指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及滤泡状癌)患者的肿瘤复发危险度和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目标并动态调整。结合美国ATA指南,需要做“双风险评估”。
(一)DTC复发风险分层:
1、低危组:符合下面全部条者:
(1)无局部或远处转移;
(2)所有肉眼可见的肿瘤均被彻底清除;
(3)肿瘤没有侵犯周围组织;(4)肿瘤不是侵袭型的组织学亚型,并且没有血管侵犯;
(5)如果该患者清甲后行全身碘显像,甲状腺床以外没有发现碘摄取。
2、中危组:符合以下任一条者:
(1)初次手术后病理检查可在镜下发现肿瘤有甲状腺周围软组织侵犯
(2)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清甲后行全身-I显像发现有异常放射性摄取;
(3)肿瘤为侵袭型的组织学型或有血管侵犯。
3、高危组:符合以下任一条者:
(1)肉眼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
(2)肿瘤未能完整切除,术中有残留;
(3)伴有远处转移;
(4)全甲状腺切除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仍较高;(5)有甲状腺癌家族史。
(二)TSH(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副反应风险分层:
1、低危:符合下述所有情况:
(1)中青年;
(2)无症状;
(3)无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
(4)无心律失常;
(5)无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的症状和体征;
(6)无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7)无合并疾病;
(8)绝经前妇女;
(9)骨密度正常;
(10)无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2、中危:符合下述任一情况:
(1)中年;
(2)高血压;
(3)有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的症状和体征;
(4)吸烟;
(5)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糖尿病;
(6)围绝经期妇女;
(7)骨量减少;
(8)存在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3、高危:符合下述任一情况:
(1)临床心脏病;
(2)老年;
(3)绝经后妇女;
(4)伴发其他严重疾病。
根据“双风险评估”结果,在DTC病人的初治期(术后1年内)和随访期中制定相应TSH抑制治疗目标(见下表)
三、由于双风险因素一直贯穿甲癌患者的整个生存周期,必须对其进行动态评估和及时干预。
需要建立覆盖患者全生命周期的疾病管理体系,就需要内分泌科、核医学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加入DTC术后随访,进行多学科(MDT)的综合治疗。
四、TSH(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期间如何防治骨质疏松?
对需要将TSH抑制到低于TSH正常参考范围下限的DTC患者,治疗前需要评估基础骨矿化状态并定期监测。
绝经后女性DTC者在TSH抑制治疗期间应接受骨质疏松初级预防,确保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达到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者,启动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
五、TSH抑制治疗期间如何防治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对需要将TSH抑制到低于TSH正常参考范围下限的DTC患者,治疗前需评估基础心脏情况并定期监测。TSH抑制治疗期间,可选择性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预防心血管系统副作用。
六、生活中有没有一些小妙招能降低TSH抑制治疗的副作用?
辅助措施肯定是有的。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体育锻炼等才能长久维持一个健康状况。膳食结构要合理,在必要时应适量增加摄入矿物质如钙、镁以及微量元素如硒、锶等,这都有助于人体的心血管及骨骼健康。
实用帖
《蔚蓝讲坛》疫情期间,对于肿瘤病人放疗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四)
《蔚蓝讲坛》陆建伟教授:疫情当前-胃癌患者的化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五)
《蔚蓝讲坛》吴爱珍护士长:疫情期间,携带深静脉导管患者的居家管理(六)
点击右下角“在看”,让更多人看到我哦~
蔚蓝讲坛感谢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