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肿瘤专题丨甲状腺癌精准诊治,基因检测来指
TUhjnbcbe - 2021/1/26 13:50:00
白癜风的临床表现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0527/4180033.html

大多数时候,甲状腺结节患者病发初期几乎不会感到一丝丝的痛楚,正所谓“暴风雨来临前是宁静的”,就是因为特别的宁静,才会更加让人们放松警惕,忽视病情。

甲状腺在哪里?

甲状腺蜗居在脖子的正中,外形像一只蝴蝶。因为像盾甲一样守护气管,故名甲状腺。别看它长得像蝴蝶就以为它如蝴蝶般柔弱,其实在人体内分泌系统中,它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可是人体内激素生产基地之一。

想长高、变聪明,得靠甲状腺分泌激素;想促进新陈代谢,消耗能量大一点,甲状腺来帮忙分泌激素;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等,都离不开甲状腺。可以说,甲状腺维持了人体体内激素环境平衡,作用于相应器官从而发挥了巨大作用。

什么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作为是比较见的内分泌系统肿瘤,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正悄然成为一种高发癌。而20-40岁女性成了这个高发癌最青睐的对象,发病率约是男性3倍,而且以沿海地区居民居多。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家族有一定的关系,大约10%~15%患者的直系亲属可能患甲状腺癌,有甲状腺癌家族史人群患甲状腺癌危险度较一般人高5~6倍。

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恶性两种,其中95%属于良性,只有5%是恶性肿瘤。一般情况下,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对身体没有伤害,无需治疗和处理,更不必担心和恐惧。恶性甲状腺结节即甲状腺癌,多数属于低、中度恶性,患者存活率比较高,比如DTC;少数属于高度恶性,患者存活率比较低,比如ATC。

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发生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PTC)、滤泡状癌(FTC)、未分化癌(ATC)和髓样癌(MTC)四种病理类型,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

在病理分类中,PTC与FTC又合称为DTC(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生物行为温和,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甚至更低。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甲状腺基因检测有什么用?

现在,市场上的甲状腺基因检测产品无非分成了五大类:

NO.1辅助良恶性判断,良性还是恶性?

NO.2治疗方式选择,全切还是腺叶切除?

NO.3靶向用药指导,敏感还是不敏感?

NO.4预后风险评估,是否需要监测?

NO.5遗传性MTC的检测,遗传还是散发?

NO.1辅助良恶性判断,良性还是恶性?

近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呈高发趋势,新发病例中超过半数确诊为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尽管多数PTMC进展缓慢、肿瘤恶性程度低,仍有部分高危PTMC具有较高的侵袭性、转移性和致死性。近两年,对PTMC是否存在过度诊断和治疗的争议几乎达到白热化程度,争议的焦点在于对PTMC预后的判断。版中国《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指出必要时辅助分子标志物检测,可使PTMC术前诊断的准确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直径小于1cm甚至只有1~2mm的结节中,恶性并不少见。

NCCN/ATA/ETA等指南指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无法明确诊断的推荐进行分子检测,避免过度治疗!

NCCN指南(.V1)表明FNA结果结合分子诊断可帮助进行病理分型辅助诊断

NCCN指南(.V2)表明FNA结果结合分子诊断可帮助进行结节良恶性判断

经FNA仍不能确定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对穿刺标本进行某些甲状腺癌的分子标记物检测,如BRAF突变、RAS突变、RET/PTC重排等,有助于提高确诊率。

NO.2治疗方式选择,全切还是腺叶切除?

肿瘤大小对于肿瘤复发的影响与BRAF的突变相关,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ATA指南指出,对于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MTC,≤1cm)术式的选择上,推荐应该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有研究显示,如果术前检测BRAF显示阳性,推荐甲状腺全切才安全。

NO.3靶向用药指导,敏感还是不敏感?

1.DTC存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的高表达和诸如RET异位、BRAFVE突变、RAS点突变等变异。作用于这些靶点的多激酶抑制剂可延长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并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

2.对于进展较迅速,有症状的晚期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滤泡状癌和Hürthle细胞癌)患者,可考虑使用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索拉非尼在我国获批的适应证是:局部复发或转移的进展性的放射性碘难治性(RAI)分化型甲状腺癌。

3.对于进展较迅速,有症状的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国外指南推荐vandetanib和cabozantinib。

4.如果有NTRK融合,可以考虑国外已经上市的larotrectinib。

NO.4预后风险评估,是否需要监测?

结合目前已有的大量临床研究结果发现,BRAF和TERT基因突变与预后相关,BRAF/TERT与临床指标相结合,可更有效评估患者复发风险。对甲状腺癌复发风险高的患者,应进行监测指导。

NO.5遗传性MTC的检测,遗传还是散发?

甲状腺与其他的肿瘤一样,部分分型已经发现明确具有遗传性,遗传性甲状腺癌可分为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MTC)和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FNMTC),其中HMTC占甲状腺髓样癌的20%~25%,且95%的HMTC是由RET基因突变引起的。

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和欧洲甲状腺协会(ETA)建议所有MTC患者,即使具有明显的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倾向,都应进行RET突变检测!

在甲状腺癌中,大多数良性结节并不需要手术处理,而甄别不准确带来的过度手术会对患者带来终身服药等许多弊端。基因检测可以助力准确甄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让患者避免过度治疗同时也兼顾规范化彻底根治。

医臻基因通过基因检测评估甲状腺癌的恶性程度,对于侵袭力不同的肿瘤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个体化管理每一位甲状腺癌患者,使患者最大程度地获益。

更多精彩推荐,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肿瘤专题丨甲状腺癌精准诊治,基因检测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