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球癌症年报出炉十大致癌因素,
TUhjnbcbe - 2021/2/16 16:25:00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

近日,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发表了《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这篇文章评估了个国家中的36种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有这样几个数据值得注意:

1.年全球将有大约万癌症新发病例和万癌症死亡病例。

2.新增万癌症病例中,亚洲占据近一半,万癌症死亡患者中,亚洲占近七成。

3.肺癌依旧是发病率(11.6%)和死亡率(18.4%)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其次为女性乳腺癌(11.6%)、前列腺癌(7.1%)、结直肠癌(6.1%);死亡比例其次为结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

4.患癌后,男性死亡率远高于女性!

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有万为男性,亚洲男性占发病总数的近一半;死亡率达60%。女性共有万新增癌症患者,发病率亚洲女性占47.5%,死亡率略过一半。

5.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万新增癌症病例及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新增病例数占.4万例、死亡病例数占.6万例。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

也就意味着:全球每新增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平均每天都有多人死于癌症,每分钟就有将近5人死于癌症。

环境污染

有人总是问,到底为什么会得癌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癌症的发生?

必须承认,癌症发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癌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也就是外在的环境因素,二是内因,也就是个体自身的因素。可以归结为引发癌症“十大致癌因素”,但其中9个你能避开。

环境污染就是其中一个。

环境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是癌症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吸烟酗酒

关于吸烟,吸烟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肺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等),这已经是普遍的共识。

酗酒同样增加患癌风险,主要与消化道癌症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酗酒者患癌风险高于非酗酒。吸烟又喝酒,错上加错,风险不只是叠加,而是一加一大于二。

辐射暴露

所谓的辐射暴露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都属于物理性致癌因素,具体说就是X射线、伽玛射线等电磁辐射以及质子、a粒子、重粒子等放射性粒子产生的粒子辐射,以及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于自然界以及医学和生活中的各种来源的电离辐射,可发癌症。

病*感染

某些细菌与病*的感染与癌症的发病也相关,比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有关,人乳头状瘤病*与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有关,EB病*与鼻咽癌、某些淋巴瘤有关,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和胃淋巴瘤有关。

缺乏运动

久坐,少运动,这是现代人的通病,不运动或极少运动。久坐加上饮食无节制,体内积聚多余的脂肪,造成超重肥胖,肥胖增加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结肠癌等的风险。

饮食不当

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水果蔬菜吃得少,肉类特别是加工肉吃得多;要么营养不足,要么营养过剩;二是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喜欢吃腌薰烤炸类食物。

生活方式

很多癌症的发生也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除了前面说到的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久坐、不良饮食习惯、肥胖或超重,还有熬夜等。

心理因素

关于癌症发生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目前尚不明确,但长期精神萎靡处于负面情绪中,确实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比如睡眠不好的问题,影响食欲,削弱机体免疫力,有可能间接增加癌症风险。

药物滥用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永远具有两面性,在带来疗效的同时,必定有一定的副作用,罕见有单一作用的药物。化学药物本身是一种化学制剂,某些药物的不恰当滥用可能无形中使治疗用药变身成了一种致癌剂,特别是长期大量使用。

遗传因素

某些癌症确实存在遗传倾向,比如乳腺癌、结直肠癌等。但必须注意,癌症不会直接遗传,只是癌症易感性的遗传。近年来又有所谓“随机运气因素”之说,不得不承认,患癌有时部分地确是“运气不好”,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将精力更多地放在可控可防的因素中。

怎么办?

主要癌症预防干预措施,大概可以归类为9个方面:

控烟

限酒

控制肥胖

健康饮食

运动

预防病原体感染

防晒

减少不必要医用放射

减少室内材料污染

其中,预防病原体感染、防晒、减少医用放射、减少室内材料污染4个方面往往被不少人忽略掉!

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一起来看看这些防癌建议:

1.远离11种病原体

目前,共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有致癌性,包括: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7种病*:乙肝病*、丙肝病*、人乳头状瘤病*(HPV)、EB病*、人类免疫缺陷病*等。

▼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

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我们建议:

▍①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

途径: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

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

提醒:感染HPV早期无明显症状,引起宫颈病变后,可能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要及时就医。

▍②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途径:口腔唾液、粪便经手、食物接触口

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

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

▍③肝癌——乙肝和丙肝病*、肝吸虫

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生吃淡水鱼虾等

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

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

▍④鼻咽癌——EB病*

途径:唾液传播

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

2.防晒,减少皮肤癌风险

防晒是被不少人忽略的!然而,太阳紫外线辐射可导致皮肤黑色素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比如Mta分析显示,10次晒黑设备暴露就可导致皮肤黑色素瘤风险增加34%。

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式,但我们拒绝暴晒!

建议:

▍①避免正午太阳直射;

▍②适当使用防晒霜;

▍③戴宽沿遮阳帽和太阳镜;

▍④穿防晒衣;

3.减少不必要医用放射

IARC认为,所有的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年数据显示,48%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医疗设备(如CT),包括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暴露。

医用电离辐射与多种癌症相关,CT风险最大。一名40岁的男士和女士接受单次CT冠脉造影后,其终生患癌风险大约分别为1/和1/,但头部CT的风险要小得多(分别为1/和1/8)。

不过,老年人接受这些检查时风险偏低。

4.减少室内建筑材料放射

氡污染、甲醛污染、苯污染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中,氡污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致肺癌物质。据美国国家研究委会估计,美国3%-4%的肺癌死亡可通过减少室内氡暴露来预防。

▍①氡:一种有放射性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矿渣砖和装修使用的天然石材以及瓷砖和洁具等陶瓷产品。

▍②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和家具所使用的人造板,如复合地板、大芯板、密度板以及装修使用的白乳胶和布艺制品等。

▍③苯:主要来自溶剂型木器漆、油漆、溶剂型胶合剂和清洁剂等。

建议:

装修新家入住前,建议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室内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能不能入住,如果污染不是很严重,最好通风6个月左右再入住。家中多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氡、甲醛等浓度。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居住室内氡浓度应2.7pCi/L。而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议,室内氡浓度≥4.0pCi/L就超标。

5.戒烟是防癌头等大事!

控烟是防癌的“头等大事”!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

建议:

▍①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

▍②吸烟导致人均寿命缩短十年以上。

▍③如果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9年寿命。

6.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酒精归为致癌物。过量饮酒可造成身体多方面不良影响,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英国科学月刊《成瘾》)。

1、口咽癌

2、喉 癌

3、食道癌

4、肝 癌

5、结肠癌

6、直肠癌

7、乳腺癌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能超过1份,男性不能超过2份。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白酒:每次不要超过1两

▍啤酒:每次不要超过一瓶

▍红酒:每次限制在一红酒杯左右

证据表明,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某些癌症发生风险,包括乳腺癌。因此,为了预防癌症,不建议饮酒。

7.控制肥胖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几乎全球都在发胖。肥胖成年人的总数更是增加了6倍之多。

▼肥胖至少与13种癌症有关: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身体肥胖工作组年的一份报告得出结论,认为有足够的证据显示肥胖与以下13种癌症存在因果关联:

乳腺癌(绝经后)、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食管腺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脑膜瘤、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胃贲门癌和甲状腺癌。

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WCRF/AICR)的专家近年来将晚期前列腺癌和口腔癌、咽喉癌列为了可能有证据支持与肥胖相关的癌症。

详细:各种癌症与肥胖的关系↓↓↓

图片来源:梅斯医学

肥胖很大程度上是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能量失衡的结果。

▼三高饮食:不健康饮食与肥胖关系最为密切,包括含糖饮料、快餐、西式饮食(高糖、肉多、高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和地中海饮食则可减少肥胖。

▼不运动:久坐和喜欢看电视、电脑和手机等行为也会导致肥胖,而步行等有氧运动则可预防肥胖。

建议:标准体重中,男性腰围要控制在90厘米以内;女性腰围不应该超过85厘米。

8.饮食:多点果蔬,少点红肉

每天一斤蔬菜半径水果,你能达到吗?生活好了,我们有时候吃肉比菜都多。然而报告指出:

▼①红肉吃太多,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加工肉类(如,热狗、培根、香肠、熟食肉)被列为致癌物质,主要是导致结直肠癌风险增加。

未加工红肉(如,猪肉、牛肉、羊肉)列为可能致癌物质,有限证据表明,其与结直肠癌有关。

每天每摄入g红肉或50g加工肉,结直肠癌风险分别增加17%和18%。

肉要吃,但建议限制肉类和加工肉摄入。

▼②适当增加果蔬和谷物的摄入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防癌物质,包括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和膳食纤维。指南建议:

▌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和水果。而我国膳食指南推荐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优先选择全谷物而不是精制谷物。平时可把三分之一的精米白面换成全谷物粗粮,如燕麦、小米、黑豆等。

9.每周分钟有氧运动

美国2.9%的癌症与运动不足有关,运动不足对女性(4.4%)的影响远大于男性(1.5%)。运动不足对子宫癌影响最大,占26.7%,其次是结直肠癌,占6.3%。

而运动可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包括绝经前和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膀胱癌、胃癌、食管腺癌风险。

为了预防癌症,美国运动指南建议:

▌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慢跑);

▌或等量的两种运动组合。

这么实用的防癌建议,

快分享给身边人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癌症年报出炉十大致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