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默克论坛甲状腺癌诊治热点以及数据
TUhjnbcbe - 2021/3/11 10:45:00

引言

第十三届中国默克论坛正在火热召开中。在论坛的第六日,国内三位大咖云端论道,围绕甲状腺癌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了十分精彩的学术汇报。

房居高教授:

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的评估及处理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房居高教授进行了题为“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的评估及处理”的学术分享。

房居高教授以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典型病例为开场,分步讲解了整个手术操作,通过该病例分享引入到了主题。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的发病率为1-13%,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比例高,术前评估很重要,包括:临床表现、纤维喉镜、B超和CT是常规检查,气管镜、食道镜辅助判断病变受累情况,怀疑颈部大血管受累进行增强MRI检查,排除全身转移进行PET/CT检查。

甲状腺癌侵犯喉气管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是最重要的手段,尽量要做到切缘阴性,术后辅以碘治疗,对于不能切除干净的肿瘤可以进行放化疗、靶向治疗。但是同时累及颈部大血管及纵隔血管,根治性手术有时可引起灾难性并发症,需权衡病人年龄、身体状况、预后、心理预期等情况后决定。喉气管受侵部位最常见的是喉神经、其次是气管壁,最后是喉体。房教授根据以上三个受侵部位分别展开讲解了各部位受侵后的治疗方法和处理原则。首先介绍了单侧喉返神经受侵的术中及术后改善发音的处理,医院的治疗经验。双侧喉返神经麻痹的处理主要是解决呼吸困难,避免永久带管。其次介绍了气管受侵不同分型的手术方式并进行了精彩的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气管缺损的手术分享。最后是甲状腺癌侵犯喉的治疗方法,包括肿瘤游离切除、肿瘤剔除、部分喉切除和全喉切除。

房教授最终总结到:分化型甲状腺癌一旦侵犯喉气管,生存率明显下降,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在手术治疗之外,还有放化疗、碘及分子靶向等治疗手段。

刘志艳教授:

高侵袭性甲状腺癌及分子特征探索

来自上海交通医院病理科的刘志艳教授进行了题为“高侵袭性甲状腺癌及分子特征探索”的学术分享。

刘教授首先介绍了年WHO分化性甲状腺癌分类有四个亚型属于高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包括: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鞋钉型、实性型。紧接着分享了两个经典病例,第一个病例是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细胞亚型,刘教授总结了该亚型的细胞学特征,介绍了该病例的NGS检测结果是BRAFVE和TERT启动子突变。第二个病例是甲状腺低分化癌(约占35-40%),背景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性、透明细胞型。NGS检测结果是NRAS突变和TP53基因突变。随后根据这两个病例提出问题NGS的检测对于甲状腺癌有何提示意义?刘教授介绍到甲状腺起源的恶性肿瘤突变负荷较低而高细胞亚型或复合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高突变负荷。分别阐述了BRAF-VE突变、RET基因的融合、RAS基因突变在甲状腺癌中的提示意义。介绍了TERT启动子突变主要和高侵袭性甲状腺癌相关。TCGA数据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基因型和表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甲状腺低分化癌和间变性癌有相当一部分肿瘤是由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去分化而来。

刘教授最后引用一张图结合病理表型和基因型以全新的观点阐述了甲状腺癌从分化型到低分化型再到未分化型的发病机制。

程若川教授:

甲状腺肿瘤临床数据质量分级管理的建议与思考

来自昆明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的程若川教授进行了题为“甲状腺肿瘤临床数据质量分级管理的建议与思考”的学术分享。

程教授首先从阐述甲状腺肿瘤数据库的意义开始,分析甲状腺临床数据库现状入手,提出一个思考:数据库的质量是由什么决定的?从病人的原始数据到临床病例到最终建立数据库有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程教授建议临床数据库数据质量要进行分级管理,根据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可利用度或价值进行质量分级,分为0,IC,IB,IA,II,III级,其中I/II级数据质量是关键,并分别介绍了IC级数据(文字记录),IB级数据(超声报告),及IA级数据(检验、病理数据)的特征。程教授建议建设数据库的过程在最大程度减少数据真实性损失的同时,要尽可能提高数据可利用性。任何创造性、主观性均有增加数据真实性损失的风险。

最后提出数据库质量管理的建议:首先结构化文字记录要化主观为客观,从而减少数据转录损失;其次要做到标准化初始数据,与MDT团队共同建立规范化、结构化数据报告方案;最终形成一体化设计,共同构建从初始特征到中间干预到最终结局的逻辑链条。

作者简介:王茹

首都医科医院头颈外科医师博士研究生毕业年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留学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5篇,总影响因子27.5分。

更多精彩

扫码或点击链接

了解默克论坛更多日程内容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默克论坛甲状腺癌诊治热点以及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