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治污一线负重20多公斤爬几十米高烟囱
TUhjnbcbe - 2021/3/17 14:30:00

他曾带着20多公斤重的设备爬上几十米的高空,垂直的梯子、寒冷的风雪都无法让他停下脚步……这一切付出,只为获得一个个真实有效的生态环境数据,为守护绿水青山提供参考。

12月25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进济宁市生态环境局任城区分局田根山的办公室,发现桌子上一摞的材料,提起这些沉甸甸的工作成果,他轻描淡写地说:“这不算什么,都是日常工作,应该做的。”

负重20多公斤爬烟囱

耗时一两个小时采样

田根山今年53岁,两鬓青丝已化作白发,现任济宁市生态环境局任城区分局总工程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田根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正是因这句话让他与环保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介绍,环保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一个行业,所以在大学时期就学习了环保专业,毕业后就分配到了济宁市郊区环保局监测站工作。

田根山初次接触环保工作,可以追溯到年。他回忆,当时环保工作刚起步,年的县级监测站,一无实验场地,二无仪器设备,三无技术人员,名为监测站,“实际上未提供一个监测数据,只有一个老站长带着几个刚从企业调来的人员,整天无所事事。”田根山回忆道,他发挥所学的环保专业优势,一上班就着手监测站的建设,选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和药品,给同事开展监测业务培训,在理论上讲课,操作上手把手的教,仪器构造、工作原理、操作要点……,很快就带起了一支坚强的专业监测队伍,开展了39项水、气、声等监测项目,是全市第一批通过省级计量认证的监测站,为环保执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

田根山对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年从济宁农业学校毕业参加工作至今,济宁市大部分的高烟囱,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想监测大气环境,爬烟囱是必修课。”田根山说,工业企业是否达标排放,是守护蓝天的一项重要指标。每次爬烟囱,都要带上20多公斤重的设备,沿着几十米高的直梯,垂直而上。采集一个样品要一到两个小时,在高空采样时没有遮挡物,田根山只能顶着烈日或刺骨的寒风,一次次坚守。

跟大气监测相比,更难的是企业外排口水样监测,很多企业的外排口一般都在一些很隐蔽、环境条件较差的地方,不管多脏多累,都要去采样,有时为了防止企业偷偷排放,通常晚上后半夜的时候去突击采样。

环境监测、采样不仅累、苦,有时还有一些危险。尤其是在做样过程中,在加热器皿的时候,会容易发生炸裂,那些强酸、易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只能在前期做好防护工作,虽然危险,但这是环保人的一份责任。”田根山说。

“有问题,找老田”

拿下任城环保工作多项第一

“有问题,找老田”,已成为全局上下甚至区直业务部门从领导到同事的共识,田根山是每天早8点到办公室,半夜凌晨回家是常事,没有节假日和周末,已连续几年放弃了带薪休假。一天晚上,田根山女儿到办公室来看他,对他说“每天早晚都见不到,已经好久没见上一面了"。

田根山妻子的身体不是很好。年的时候,妻子被查出甲状腺癌,第二年,妻子又被查出肺癌,当时就觉得癌症很可怕,尤其是两病加一起,对治愈很担心。白天的时候要照顾妻子,医院治疗、放疗、化疗,晚上就加班加点的把落下的工作给完成。“那段时间不仅身体累,心里的压力负担也重,不过还好,现在一切都坚持过来了。”田根山道。

田根山亲身经历了任城环保工作30年变迁,参加工作以来,他牵头建设了任城区环境监控中心,建设任城区第一个人工湿地实验田,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中担任技术总负责人,第一任监察室主任,先后参加了环保系统“一控双达标”、污染源限期治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迎难治污”考核、中央环保督察、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开创了任城环保工作的多项第一。

田根山告诉记者,这么多年工作在环保行业,感觉到环境质量在持续改善,这是环保人最想看到的事,也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推动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济宁将这样做!

通报

济宁11月份个乡镇空气质量排名

济宁市委网信办致信感谢生态环保铁*

局长致信全市企业家:生态环保铁*与您同心同行

有事儿,找老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治污一线负重20多公斤爬几十米高烟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