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疫情之下,仁者之心从未止步。年度,创新药蓬勃发展,数项成果涌现,中国肿瘤再创新高,临床肿瘤事业开启崭新篇章。
为回顾肿瘤医药年度进展,观民族医药远景,年12月20日,第六届CSCO-豪森肿瘤论坛在上海盛大召开,众多大咖汇聚一堂,针对肿瘤领域热点及学术前沿,回顾肿瘤医药风云变幻,探讨国药发展之道,共论医药创新未来。
本次论坛特邀医院李进教授、上海交通医院廖美琳教授、医院秦叔逵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此外,由同济医院艾开兴教授、医院程颖教授、上海交通医院陆舜教授、医院马胜林教授、中医院王洁教授、医院张力教授、同济医院周彩存教授(以姓氏拼音为序)多位专家组成主席团主持会议。数百名学术专家共聚于此,回顾展望中国医药之道。
会议致辞
廖美琳
“中国专家协力同进,共绘肿瘤创新之路”
廖美琳教授致辞
大会伊始,由大会主席廖美琳教授带来开场致辞,廖美琳教授指出,中国肿瘤经历了从学习、跟随到创新、引领的艰难过程,当前,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民族医药成果累累,克服了国外药物垄断局面,改善了中国肿瘤的治疗格局,为中国肿瘤患者带来重大获益,CSCO自成立以来,全力助力民族医药的发展,期望在中国专家的不断努力下,中国肿瘤能再创新高。秦叔逵
“中国肿瘤探索前进,民族之声开创未来”
秦叔逵教授致辞
秦叔逵教授在致辞中提到,CSCO成立20余年来,坚持以“团结、协作、务实”作为学会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事业进步。而豪森药业作为CSCO的成员,在肿瘤治疗药物的发展道路上始终不遗余力,创新务实。今年上市的自主研发1类创新药阿美替尼(阿美乐??),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上市的三代EGFR-TKI,为中国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mPFS超过一年,安全性佳。我国肿瘤治疗在探索、创新中砥砺前行,突破了传统治疗的局限,开启了精准诊疗新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不乏豪森、恒瑞这样的民族创新企业的贡献,相信未来在中国乃至国际舞台上也能越来越多的听到来自中国企业和研究者的声音。罗汉胜
“豪森始终秉承民族创新使命,致力肿瘤患者获益”
罗汉胜副总裁致辞
豪森药业罗汉胜副总裁在致辞中提到,豪森药业作为CSCO成员,始终秉承创新精神,作为国内抗肿瘤领域重要的创新型民族企业,豪森一直致力于为肿瘤患者提供疗效可靠、长期生存获益的创新药物,形成了具有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高聚焦研发领域、高素质研发团队、高成果研发产出的“四高”特色,具有国际水平的、完整涵盖药学、临床研究、注册申报的研发体系和创新平台,目前上市了多个药物涵盖肿瘤各个领域,为中国患者带来重大获益。在未来,豪森药业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传承“做优民族医药,做强中国创造”的企业使命,助力提高我国医疗水平和国民健康建设!会议概述
Section1
中国医药回顾展望主席:陆舜教授马胜林教授
秦叔逵教授
秦叔逵教授为我们详细回顾了中国肝癌治疗逐渐发展的历程,由于大多数HCC患者初诊时已达到中晚期,临床治疗面临挑战,目前,晚期HCC主要采用姑息性的综合治疗,国内外专家正在探索免疫联合抗血管、“A+T”联合等多种联合治疗模式,且多项研究已经得到较好获益,晚期HCC系统性治疗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期待未来更多研究的探索及治疗策略的开发,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程颖教授
程颖教授从NSCLC靶向治疗、免疫治疗,SCLC治疗三个领域,为我们总结回顾了本年度肺癌治疗的重大进展。随着越来越多新型疗法的探索,罕见靶点新药辈出,扩大了精准治疗人群,使精准治疗走向多元化的长期生存之路。在肺癌探索之路上,中国学者不断开发了多样化的联合治疗策略,成果累累,极大的推动了肺癌治疗进展,期待未来更多研究的涌现。主持:陆舜教授讨论专家:医院胡医院石建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李雯教授医者论道
针对肺癌精准治疗难点,由陆舜教授主持,针对肿瘤活检方式及基因检测平台的选择、药物治疗费用及可及性、药物经济学是否影响临床药物选择等主题,对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