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新冠疫情下导致甲状腺结节恶变的这个坏习惯
TUhjnbcbe - 2021/4/22 22:38:00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等各类患者现已近3亿——其中甲状腺癌已悄然成为一种高发癌。

说起甲状腺癌,很多人心里都会冒出一个问题:是不是碘盐吃了?结节恶化了?

确实,吃了太多含碘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除了吃碘,还有个被很多人忽略的隐形杀手——

情绪

经常生气,甲状腺癌风险增加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具有很多诱发因素,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癌变几率在5%左右,腺瘤的癌变几率在10%左右,但总体来说,和人的内在机能紊乱有关,饮食和情绪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

一个人的情绪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或者有极强的波动的时候,生物钟会明显被打乱,这对甲状腺的影响较大。

而且坏情绪对机体产生负性刺激,持续时间越长,越会使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进而细胞生长失控、突变,导致癌症发生。

出现哪些症状,说明结节在癌变?

癌变过程很难解释清楚。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病人去年体检挺好的,今年一查,结节就变成了肿瘤。有的小结节本身对人体不会造成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其性质就是改变了。

总体上说,当癌变的结节压迫周围组织、神经,出现一定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压迫气管,或造成吞咽困难等时,往往表明肿瘤已经是中晚期。

怎样才能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

专家表示:甲状腺结节,其实存在癌变可能,而提前预防、干预,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避免被戴上“癌症患者”的帽子。

所以不想结节恶变,还真需要一些技巧。

01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精神愉快,学会快速化解不良情绪,是预防甲状腺疾病发生的重要方式;

02

远离工作生活中的辐射环境

虽然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辐射较小,但最好控制使用时间。此外,拍X光片时,应该尽量避开甲状腺部位,特别是儿童。

03

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食物应以新鲜蔬菜为主,避免肥腻、辛辣;

04

定期筛查

实行每年1次的定期检查,最好采用彩超检查。有相关甲状腺病家族史的人更应重视。

甲状腺疾病

-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可进入官方挂号平台,挂号更便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Uhjnbcbe - 2021/4/22 22:38:00

甲状腺结节似乎越来越多见。没啥不舒服,只是随便做个体检,也许就能搞个“结甲”的“帽子”。更多的情况是因为别的病住院检查,无意间发现甲状腺上有个“结节”。

针对这种情况,很多人把“怨气”撒在“加碘盐”和含碘丰富的食物上,认为生活中吃了过多的“碘”造成“甲状腺结节”。甚至,有的知名营养师也会要求有“甲状腺结节”的人不要食用含碘的食物。

可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许并不能缓解你的“结节”,还有可能“雪上加霜”。

过去,生活水平不高,人们很难吃到品类多样的食品,普通食盐是普遍缺碘的,如果日常饮食中碘含量不足,很容易因为身体缺碘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过去我国生产的食盐是普遍“加碘”的,这就让城市里很难买到“无添加碘”的食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因此“缺碘”的问题也就少见了。食盐里添加的“碘”这时似乎变得“画蛇添足”了,因此成为人们眼中“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来源”。

为了追求所谓的食品“健康”,公众越来越提倡食用“无添加”的食盐,认为这样就是健康生活的保障,甚至还误以为只要避免摄入碘就可以避免甲状腺疾病。

实际情况是,甲状腺结节之所以越来越多见,主要的原因是超声检查的普及。

要知道,在健康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以达到50%~60%,可见大多数的甲状腺结节是无关紧要的。

再说回碘和甲状腺疾病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的的是,碘元素和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是甲状腺合成激素的重要原料,是我们的身体不可或缺的。

机体碘含量必须维持平衡才能保证健康。“过犹不足”,碘元素摄入不足或者过量,都会增加甲状腺结节发生的风险。

总体上看,碘缺乏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关系恐怕还要更大一些哩。

那我们就先来说“碘缺乏”的问题。

当机体摄入碘不足的时候,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身体就会反应性的让甲状腺增生,以弥补激素合成的“缺口”。也就是说,用激素细胞数量来弥补单个细胞激素产量下降的“窘境”。这叫做“用数量优势填补质量空白”。

这时,同步增生的局部纤维组织会将增多的甲状腺组织分隔包绕,形成甲状腺的结节样改变。严重的还会出现明显的“甲状腺肿大”的表现。

说完了“碘缺乏”,再来谈谈“碘过量”的问题。

碘摄入过多,有诱发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的风险。过度摄入的碘元素会促进机体产生针对甲状腺的抗体,这些抗体会诱导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引发所谓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病。

甲状腺自身免疫病一开始的时候,会代偿性的出现“甲亢”表现,到后期,甲状腺功能被耗尽,则出现“甲减”表现。70%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存在甲状腺肿的现象。

此外,甲状腺肿瘤一类的疾病,一般认为与接受过多的放射线有些联系,和碘摄入的多寡则没有太多关系。

上面说的这些基础疾病,都有可能出现甲状腺结节的表现。但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明显的“结节”表现。情绪波动、吸烟饮酒、放射线防护不足、家族遗传、碘摄入不均衡等,均可诱发“结节”产生。

作为“结节”产生的诱因之一,碘摄入的不平衡确实值得警惕。但是,在饮食上,“不吃含碘的食品”并不能预防“甲状腺结节”,最好的准则应该是“均衡”。也就是——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具体要补多少,还要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和其他营养元素一样,碘缺乏了就要补,不缺就还补就要出事!

健康人群由于本来就有针对碘的代谢机制,因此偶尔少一点或多一点也不会出现碘缺乏或过多的问题。可是,伴发“甲亢”或“甲减”等基础疾病时,在医院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就要通过调整饮食来应对潜在的“碘问题”了。

简单来说,甲状腺疾病确诊了以后,要有针对性调整饮食。以下几个情况值得谨记。

1.甲亢患者,严格限碘

甲亢本身是诱发结节产生的重要原因,此时最好不要食用高碘食品,海带、紫菜、裙带菜、海蜇、虾贝等海产品最好不要吃。此外,做菜要用无碘盐,腌制食品、含碘的化妆品也都不可使用。

2.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限碘补硒

这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并不需要像“甲亢”患者那样完全限制碘摄入,而应低碘饮食,不吃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可以用海鱼、贝类等来替代。

补充硒元素(坚果、芝麻、芦笋、菌类、蛋类、鱼类)则有助于甲状腺功能的恢复。

3.缺碘引起的“甲减”,补碘才是王道

缺碘引起“甲减”时,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明显不足。这时候,通过高碘食物补充碘元素就成为一种重要的食疗方案了。

4.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正常饮食,或适量补碘

如果超声或穿刺活检证实,甲状腺结节完全是良性的,那么只要血液检查上“甲功”是正常的,也没有“声音嘶哑”等对应症状,那么正常饮食就行了。

此时,由于已经出现了“结节”,为了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作用,最好不要大量进食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但这不代表你就不能吃海带了,适量的食用是没问题的。另外,如果考虑患者可能处于缺碘的代偿期,适量的补碘的是必要的。

注意,单纯性甲状腺肿真正应该减少食用的是十字花科蔬菜,也就是——萝卜、菜花、西蓝花、卷心菜、白菜、芥蓝、甘蓝等。因为这些蔬菜里可能存在加剧甲状腺腺体肿大的物质。

得了“甲状腺结节”,我该怎么办?先诊断清楚原因再说

根据凡凡之前的介绍,我们知道,“甲状腺结节”根本就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各种疾病都会出现的一种表现!甚至健康人也会出现!

那么所谓“得了甲状腺结节”的论断其实是不准确的。这么说吧,这等于描述了“伤情”却没说这个“伤情”是怎么来的。

下一步要做的是,是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规范化的诊治。弄清楚来龙去脉,才能防患于未然!

甲状腺激素的检查肯定是必要的,如同我们上面说过的,甲状腺激素的高低决定了你后续的饮食是应该“补碘”还是“限碘”。

为了排除甲状腺肿瘤一类的疾病,利用超声对“结节”进行分级诊断是必选项。

如果超声诊断分级比较高,或是发现了一些看起来比较“特殊”占位,临床医生会要求患者做一次“细针穿刺活检”,简称FNA。就是用细细的穿刺针直抵“结节”里面,取一些细胞放在显微镜下“细细观察”。

这种检查方式的敏感度很高,也就是说,不容易漏诊,能够准确发现“癌细胞”的存在。

但是,由于细针能够取材的活体组织是很小的“一块”,因此还不能完全排除肿瘤的可能。

尤其是,如果你的超声检查发现了一些和正常结节“很不一样”的表现,譬如:低回声、细小钙化、边界不规则、结节纵横比1、包膜外生长、局部淋巴结肿、或是结节内血流丰富等等。

这时,即便穿刺活检得到的是阴性结果,也不可掉以轻心。尽可能通过频繁复查及早发现变化,也可以根据医生安排,尽早做手术予以切除。

食物碘含量一览表参考资料

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临床实践医学指南》解读,医院血管甲状腺乳腺外科李晓曦,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年2月第37卷第2期,DOI:10./j.cjps.issn-..02.14

查出甲状腺结节是否需要忌碘?能不能吃海鲜?

医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王建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冠疫情下导致甲状腺结节恶变的这个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