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京师论坛甲状腺癌骨转移,该如何处
TUhjnbcbe - 2021/5/22 12:13:00
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引言

在近期举办的京师论坛上,医院的孙迪医师进行了一例有关“甲状腺癌骨转移”的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

老年女性,76岁,在年因腹痛就诊,检查发现多处骨病变,对腰椎病变进行穿刺,病理提示转移性甲状腺癌。回顾病史,患者年因甲状腺右叶肿物行肿物切除,病例示甲状腺腺瘤,局部上皮生长活跃,细胞有异型性。医院病理会诊:病变符合生长活跃的甲状腺滤泡细胞性肿瘤,切片内未见明确包膜侵犯,建议随诊。为了进一步治疗,患者在年行左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进行了4次I治疗,每次剂量mCi。虽然复查提示骨肿瘤部位摄碘良好,但是疗效欠佳,停止I治疗后,患者病情迅速进展。

孙迪医师总结,甲状腺骨转移多为溶骨性病变,多位于中轴骨。可通过核医学科功能影像进行诊断。对摄碘病灶首选碘全身显像。对不摄碘的转移灶,首选PET/CT。溶骨性病变在全身骨显像时诊断敏感度欠佳。骨转移灶的I治疗,ATA指南建议剂量为-mCi,常需重复治疗。但是超过20%的骨转移可能不摄碘,较大的病灶碘治疗效果欠佳。骨转移灶碘治疗的缓解率低于肺转移灶。

甲状腺癌骨转移对于核医学科是很常见的。甲状腺癌常见肺转移、骨转移和脑转移,以滤泡癌常见。韩国有研究报道,滤泡癌可能存在RAS基因突变。如果患者的甲状腺病灶病理检测发现RAS突变,尤其是NRAS突变,常提示我们患者会出现骨转移的可能,需要重视。此外这样的患者术前Tg水平可能很高,术前的Tg监测,对于这部分患者可能具有提示的作用。虽然骨转移灶可能摄碘,但骨转移患者的I治疗疗效欠佳,完全缓解的几率很低。

骨肿瘤科主要诊治骨和软骨的原发肿瘤。临床上如果遇到高龄、脊柱多发病灶的患者,除了多发性骨髓瘤外,常会考虑转移癌的诊断。对于患者,专业上会有相关的评分,来选择后续治疗方案。诊治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骨折、预防截瘫、改善疼痛等。全身骨扫描对于富血供、溶骨性病变,效果欠佳,临床上常用PET/CT来协助诊断。提一个问题:如果骨转移明确为甲状腺来源,其他检查未见甲状腺的病变,还要切除甲状腺吗?

如果骨转移灶摄碘,提示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骨转移灶常常表现出摄碘特征,因此针对这类患者甲状腺局部手术,应尽可能甲状腺全切,来为后续做I治疗提供条件。同时甲状腺全切及I治疗后,可以用Tg来作为病情检测的灵敏指标。

医院康骅教授线上提问:甲状腺骨转移灶所有的类型都需要做I治疗吗?效果怎样?

分化型甲状腺(包括滤泡癌、乳头状癌)及甲状腺髓样癌都有可能骨转移。分化型甲状腺I治疗前通常会通过I显像来评估病灶是否摄碘。即使第一次I治疗时转移灶未摄碘,也可考虑在清甲成功后进行1到2次的碘治疗来观察病灶的摄碘情形和碘治疗的效果。

碘治疗的时间如何界定?比如临床上见到有患者做过十余次碘治疗,何时考虑停止?

如果患者经过I治疗后血清学疗效反应不佳,CT等影像学所示病灶仍在增多,提示患者从碘治疗中获益较少,那就应该终止碘治疗。在甲状腺转移灶的I治疗中,不能只看摄碘的病灶,也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师论坛甲状腺癌骨转移,该如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