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为50-70%,恶性结节的发生率小于7%。甲状腺恶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癌(60-80%),滤泡癌(20-25%),髓样癌(4-5%),未分化癌(3-10%),淋巴瘤(5%)和转移癌。
一直以来,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都是超声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笔者将从内部回声类型、钙化、边界、晕环、血流、纵横比、周围组织侵犯、结节生长速度等多个方面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进行叙述。
1、内部回声类型
单纯的甲状腺囊肿直径通常1cm,只有一小部分(2%)超过1.5-2cm,无回声为胶质液体,边缘可有点状强回声,后方有声尾,为浓缩的胶质蛋白,这样无回声的结节几乎都是良性的。
(胶质结节,边缘的点状强回声为浓缩胶质蛋白,后方有声尾)
单纯的无回声结节并不多见,多数含液性成份的结节为混合回声,其中的液性成份为退行性变或出血所致。结节内的坏死组织表现为有回声,但无血流。Mayo医疗中心对例手术证实为甲状腺癌的患者进行观察发现仅3%的结节液性成份超过了50%,但1例患者实性成份内存在微钙化且血流丰富,为囊性乳头状癌。所以对于混合回声的结节主要要看其内实性部分的超声表现。
(结甲混合回声结节,液性为主)
(结甲伴出血,内部为有回声,无血流)
(囊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图片来自THYROIDULTRASOUNDANDFNA
(囊性甲状腺乳头状癌)
图片来自THYROIDULTRASOUNDANDFNA
有些结节内可见多发的5mm的囊性区,同时伴有分隔,呈“海绵样”或“蜂窝样”,隔上或结节后壁存在点状强回声,不要把这些强回声误认为微钙化,微钙化只有在实性部分内存在时才有意义,这样“海绵样”的结节多为良性。“海绵样”回声要与实性结节液性变相区别,前者多发,密布于结节内,后者散发。
(结节内海绵样改变)
地图样回声,即肿瘤内的各种不同回声之间具有清晰的边界,常见于甲状腺滤泡型乳头状癌,但在滤泡性良性肿瘤内也可见到。
(结节内地图样改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