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22个“全国爱肝日”。
而肝脏对我们的主要潜在威胁,就是肝癌。
前不久,国家癌症中心刚刚发布了“年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其中显示,年我国新发肝癌病例约为38.9万例,占所有癌症的9.6%:几乎每十个癌症患者中,就有一个是肝癌。
更加可怕的是,同样是年,我国肝癌患者死亡人数达到惊人的33.6万例,与新发病例数比例高达1∶1.16。
这意味着,我国的肝癌患者,几乎十不存一。林正英、傅彪、沈殿霞、吴孟达、赵英俊等,都因它不幸离世。
原因在哪里?
(来源:摄图网)
太多肝癌,发现即晚期肝脏是人体内代谢功能非常强大的一个脏器,且没有痛觉神经,因此,早期肝癌患者往往感受不到异常症状。
据国家癌症中心专家年在《柳叶刀·全球健康》上发布的数据,我国的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2.1%,原因之一便在于,绝大多数的肝癌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就已经到了中晚期。
如达叔好友田启文便曾透露,达叔是因医院体检才无意中发现肝癌,且当时癌细胞已经扩散。
(来源:《少林足球》剧照)
类似的例子,盛诺一家在多年的海外就医服务中接待过很多。
如来自山东的李先生,年查出中分化肝细胞癌时,他便已经陷入了极差的状态:门静脉癌栓、右侧肾转移、腹盆腔转移、肝硬化、脾大、腹水……
肾上腺的转移瘤,大的甚至已经长至10cm。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先生只能接受国内医生建议,进行了肝脏移植。
然而,术后仅仅一年,癌症就复发了,肝上查出了多个肿瘤。
当时,国内仅有的能够买到的肝癌靶向药是多吉美(索拉非尼)。靶向药确实有效,但几个月后就耐药了,医生也变得踌躇起来,拿不出其他有效的方法。
原来,我国肝癌形势严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无药可用!自年多吉美在中国上市后长达近十年,再无一款肝癌药物获批。
(来源:摄图网)
十年无一药,晚期肝癌只能等死?在中国,像李先生一样面临困境的肝癌患者还有很多。药物,一直是国内肝癌患者“不可承受之重”。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统计的数据,全球在研新药中,接近一半(48.7%)都在美国,其次是英国和日本;中国占比仅4.1%,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救命药在哪里?无奈之下,李先生只能将目光投向海外。
在美国波士顿的医院里,经过穿刺活检、PET-CT等一系列检查后,哈佛的医学专家确诊了李先生复发后的病情:肝脏多发转移,两肺转移,腹壁恶性转移出现大包块。
当时,李先生是坐着轮椅和医生见面的。赴美,是他和家人的最后一搏。
病情紧急,确诊李先生的病情状况后,哈佛的医学专家团队进行了缜密的多学科会诊,最终达成一致,制定出了一个优选的治疗方案:乐伐替尼靶向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手术相结合。
“在美国,癌症治疗一定是多学科的。病理科、影像科、内科、外科、放射科等,都需要有专家来参与,共同为患者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帮助李先生转诊到美国就医的盛诺一家首席医务官王舜介绍说。
这样的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对患者意义重大。国内刚刚开始引进,但美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一套实施流程。
医院
新方案的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年3月复查显示,李先生的肺部肿瘤、腹部大包块基本消失,而肝脏多发肿瘤经核磁共振检查,也只剩下一元硬币大小。进一步治疗后,李先生体内残存的肿瘤病灶彻底消失不见。
虽然,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尿蛋白、甲状腺、血压等不少异常状况,但都被经验丰富的美国医生一一解决。
新药的时间差,也许就是命之差李先生使用的乐伐替尼,是一种新的靶向药,于年在美国上市,先后获批用于治疗甲状腺癌、肾癌、肝癌等。
年9月,在国内肝癌患者的翘首企盼中,乐伐替尼终于获优先审批进入中国。自此,肝癌靶向治疗长达10年的沉寂被打破,国内肝癌患者的用药清单上,再不是孤零零地只有一个多吉美了。
年进入中国的还有另外一种药物——瑞戈非尼,一年前被美国FDA批准用于肝癌。
这些好消息让广大肝癌患者备受鼓舞,而且也一定会帮助许多患者获得更高质量、更长的生存期。然而无法回避的一点是,中国抗癌药现状虽然有所改善,但距发达国家依然还有很大的差距。
(来源:摄图网)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全球在研新药中,近半都在美国,中国的在研药物数量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而在新药的“摇篮”——临床试验方面,美国也筑起了高高的“护城墙”。
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