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城市地区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4位。
我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同样增长迅速。
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而甲状腺手术导致的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概率文献报道为0.3%~15.4%。
一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两侧喉返神经损伤可导致失音、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如何在甲状腺手术中最大程度地保护和修复喉返神经是外科医师面临的一个难题。
解剖基础
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在胸部的分支,分左右两支。
右喉返神经在右迷走神经经过右锁骨下动脉前方时发出,向下后方勾绕右锁骨上动脉后上行,返回颈部。
左喉返神经在左迷走神经跨越主动脉弓左前方时发出,向后勾绕主动脉弓下后方上行,返回颈部。
图源:作者手绘喉返神经的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喉黏膜。
喉返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有肿瘤粘连或侵犯神经、手术操作如缝线结扎或瘢痕压迫等。
对于已经有肿瘤侵犯的喉返神经,手术时可根据情况行肿瘤削除或一并切除神经。
对于甲状腺手术中切除喉返神经的患者,建议有条件时行一期神经移植或修复。
神经修复的方法
1.对于手术操作如缝线结扎或瘢痕压迫等引起的喉返神经损伤,只需采取喉返神经减压术,在术中剪去缝线、去除瘢痕,松解喉返神经即可。
2.对于甲状腺手术中切除喉返神经的患者,修复喉返神经的方法较多主要有:
①喉返神经端端吻合术:将切断的喉返神经两端在显微镜下修剪后,将神经两断端牵拉至吻合处,用无损伤线端端对位缝合神经。
需要注意的是端端吻合术仅仅适用于缺损较短的情况,术中要求神经无张力对位,无扭转变位,否则张力过大可能导致神经修复失败。
②颈袢主支-喉返神经吻合术:颈袢又称舌下神经袢,位于颈动脉鞘的表面,由上、下两根组成。
颈袢主支-喉返神经吻合术是在颈动脉鞘内找到颈袢主支后游离合适长度,将喉返神经远心端与颈袢主支近心端用无损伤线无张力对位缝合。
颈袢主支-喉返神经吻合术适用于喉返神经如缺损较多,充分游离后仍无法无张力对位吻合喉返神经的情况。
③膈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膈神经是颈丛中最重要的混合神经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一般认为,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还可分布到肝、胆囊和胆道系统。
膈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即切断膈神经与喉返神经断端吻合。此种术式在过程中需要进行两次神经吻合,且会损伤膈神经,桥接后神经生长路径过长,其预后效果不佳,因此该术式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应用较多,而临床报道少见。
④舌下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其原理与膈神经-喉返神经吻合术相同,即切断舌下神经袢与喉返神经进行吻合。
⑤非返性喉返神经-迷走神经游离吻合术:通过直接将喉返神经断端从头臂干下方逆行解剖至迷走神经,在颈总动脉后方与入喉处喉返神经吻合,该种术式可以有效解决喉返神经短缺和吻合张力过大的问题。
图源:pubmed截图
文章为《headandneck》杂志封面文章
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