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疾病预防7个ldquo金标准r
TUhjnbcbe - 2022/9/22 9:50:00

肿瘤从一个正常的组织细胞演变成一个直径0.5~1厘米左右的实体瘤,可能需要多年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通过体检及早准确发现,并及早治疗,就能把癌症扼杀在萌芽中。

很多原位癌及时手术切除后,患者基本和健康的正常人生活、寿命无异。

所以,常见的癌症筛查,选对检查项目非常重要,以下是7种癌症筛查的“金标准”:

01.肺癌—低剂量螺旋CT

用CT检测肺癌,其分辨率高,肺部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因此建议5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低剂量CT。

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肺癌高危人群要进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

02.胃癌—胃镜+活检

中国抗癌协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胃癌在我国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主要原因是相对于国外,我国筛查胃癌的“金标准”——胃镜检查的普及程度非常低,导致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已是晚期,五年生存率不足20%。

专家提醒,胃镜检查是胃部疾病诊断的一线方法,应及时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胃镜检查,千万不要等到病情恶化时才考虑做胃镜。

03肝癌—甲胎蛋白+肝脏B超

根据多年的临床试验证明,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肝癌筛查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高危人群每6个月筛查1次。

04结直肠癌—肠镜

作为肠癌检查的有效手段,很多人对于胃肠镜检查有排斥和抵触的心理。

专家提醒,超过45岁一定要做肠镜。年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强调,大肠癌筛查从45岁开始,无论男女,每年1次大便隐血(FOBT)检测,每10年1次肠镜检查,直到75岁。

05乳腺癌—钼靶检查

钼钯检查即针对乳腺癌的X线检查,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简单有效的筛查方式。

对于超声或磁共振等无法看出的微小钙化灶,X影像检查恰好比较敏感,加上拍好还有成片可供保存,因此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均为首选。

针对普通人群,《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推荐40~45岁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45~69岁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

06食道癌—内镜检查

要想早发现食道癌,仅仅通过症状来诊断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尽早筛查。

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建议,食道癌筛查优选普通内镜检查,高危人群每2年检查1次。

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内镜检查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07甲状腺癌—颈部超声

在大多数恶性癌症中,甲状腺癌相对“温和”,它一般不会侵害其他器官,只要规范治疗,不少患者可以长期生存。

甲状腺癌最有效的筛查手段是颈部超声检查。一般人群20~29岁每2~3年1次临床颈部体检,30岁以后每年1次。30岁后每年1次颈部超声检查(包括甲状腺、颈部、锁骨上)。

女性孕前和哺乳期结束时,建议分别进行1次颈部超声检查。

来源:陕西百姓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疾病预防7个ldquo金标准r